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2-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天食“草”

    摘要:春天是个食草季。所食之草,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草。早春时节,万物初萌,树芽绽绿,野菜破土或返青,大地上呈现出勃勃生机。河滩里,坝堤上,水渠边,田埂头,墙根下,山坡上,氤氲着一层新绿。新绿里有马兰、荠菜、野

  • 人生入味方精彩

    摘要:一道美食要做得成功,入味多半是少不了的。要入味,就先得敞开自己。鱼是鱼,肉是肉,丝毫不动,滴水不进。调料再多,也是枉然。不开几道口子,味道怎么入得了?划开口子,将调料抹进去,等味道进入食材的内层,吸收

  • 摘要:寻芳  李肖容/提供

  • 春景宜向雨中看

    摘要:立春过后,绵密的雨水接踵而至,惠泽大地。草木发芽,万物复苏,处处春意盎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毕竟

  • 难忘的钢笔时代

    摘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代表着那个时代特征的,哪怕是一件小小的物品,都会折射出时代的光辉。比如钢笔。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钢笔是很多人心中的书写圣物,能够拥有一支钢笔,并且堂皇地别在上衣的口袋,都会引

  • 诗入春风柳絮中

    摘要:在第24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每个环节都让人难忘,其中《缅怀时刻》更是惊艳所有人。“折柳寄情”将中国式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一首曲、一群人、一束光、一捧柳枝、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的唯美表达,将依依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景宜向雨中看

   期次:第7785期   作者:□杨金坤

立春过后,绵密的雨水接踵而至,惠泽大地。草木发芽,万物复苏,处处春意盎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毕竟,单有春风的爱抚是不足以“又绿江南岸”的,还需有春雨的滋润才能把草木从沉睡的模式里温柔地唤醒。如此这般,才会有盛春时节的桃红柳绿,杏粉梨白;才会有盛夏时节的草木葳蕤,果实满枝。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逢春早百事兴。在农人的眼中,春雨贵如油,雨是庄稼的灵魂,是清冽的甘泉。在儿时的记忆中,开春后,乡亲们便三三两两忙碌起来,翻土挖沟、追肥灌溉、锄草剪枝……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是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耕劳动场景。

雨水节气前后,正是冬小麦返青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显得更加重要。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不知什么时候,带着新春温柔气息的小雨悄然降临了,它们宛如小姑娘纤纤的玉手,轻轻拂过沉睡的大地,编织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呈现出一片朦朦胧胧的绿意。

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田垄庄稼,都澄净如洗、清莹如碧,享受着春雨带给它们的无限滋润。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吹着细雨,吹过河岸,吹过田间,农人们身穿雨衣,头戴斗笠,赶着水牛,耕耘着春天。

丰富的雨水,温润如酥,柔情似水,萌生了万物,也滋润融化冰冻了一个冬天的泥土。草儿染绿了,花儿绽开了,麦苗返青了,土地松软了,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深呼吸,干净清凉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体会到生命的芬芳。

雨水,如可爱精灵般从天国降落,落在黢黑已久的枝上,落进枯竭日长的麦田,也落入经典的诗文里。杜甫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白玉蟾咏“正月梅花尽,一溪春雨香。燕方寻故地,蜂已葺华房”;陆游歌“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老农无他求,一饱万事足”;叶菌唱“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乐此至乐地,其惟蓑笠翁”。

雨水,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在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