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5-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洗个精神桑拿浴

    摘要:疫情警报拉响的时候,时间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从紧张模式切换到封闭模式,生活的轨迹像跳水一样发生了变化。友人知我看书偏食,提醒我多看点兴趣外的文字,不要光洗淋浴,还要偶尔给思想洗洗桑拿浴。平常看书大多是工

  • 秦子振:“书求道妙”中展示自我

    摘要:秦子振是我微信好友众多书画家中的一员,虽至今未曾谋面,但见字如见人,对其书法艺术作品,我一直持续关注。在“书求道妙”中力求展示自我,这是我对秦子振先生书法艺术的深切体会和真实理解。底蕴深厚,博采众长清

  • 纺织娘

    摘要:“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在《诗经·七月》里吟唱的莎鸡,就是纺织娘。年少时住在乡下,生活清苦,奶奶会经常从菜园地里捉回几只纺织娘,陪我们一起消磨时光。我的家乡靠近长江,田地肥沃,喜欢种植棉花。

  • 立夏,时光的假象

    摘要:立夏是对时光的翻篇。这些年,我翻来翻去,仍翻不过父母的五指山。初入学时,老民师板着脸,在黑板上画一个更老的字,有板有眼地解释:“从页从臼从夊:页,头也;臼,两手;夊,两足也。”夏,就是中国人,也即华夏

  • 独秀山的气度

    摘要:跟从前一样,一个人或约上一群人,登上独秀山的峰顶,不为别的,就当做一种情怀、一种运动吧。对于独秀山的亲切感,最初来源于山的名字。仅一个“独”字,就让人心生遐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夏,时光的假象

   期次:第7830期   作者:□葛亚夫

立夏是对时光的翻篇。这些年,我翻来翻去,仍翻不过父母的五指山。

初入学时,老民师板着脸,在黑板上画一个更老的字,有板有眼地解释:“从页从臼从夊:页,头也;臼,两手;夊,两足也。”夏,就是中国人,也即华夏儿女。但这个炎黄子孙的身份,好像不关我事。

12 岁之前,我虽是男儿身,却被当女娃养。从名字、仪表到饰容,都和三个姐一脉相承。我穿着姐的衣服,扎着姐一样的辫子,操着姐的语调,连名字也只是数字的区别——从大妮到四妮。这叫男子汉的我情何以堪?

但最难堪的是,对母亲,我不能叫妈,只能叫姨。我就是这个家的外乡人!

到了立夏,我就像英勇就义的猪,也要过秤。父亲秤个数,写在纸上,拿给烧香拜佛的母亲。母亲让我拿着她从庙里拴来的黄泥娃,叽里咕噜一通。大意是娃又重了,健健康康,菩萨别挂念……我懵懵懂懂,却信以为真:我不是母亲生的,我妈是菩萨!

村里的人都知道,我是从庙里拴来的娃子。那个黄泥娃就是我的原魂。父亲真会骗人,什么文曲星下凡!我就是黄泥巴落地,母亲却视为己出。12 岁前,我鲜少能离开她左右。凑热闹,赶庙会,更没我的份。她怕菩萨把我领走。为此,她怕了一辈子。

乡下的迷信,把男娃当女娃养,菩萨就认不出来了,便能留下男娃一辈子。

12岁那年立夏,付了旗杆,还了愿,母亲才算正式完成与菩萨的交接,我是她的娃了,可以做回男娃了,也可以叫她妈了。但我总觉得不属于这个家,和家格格不入。父亲说得露骨:这娃脑后有反骨,留不住!将来必成大器。他给我讲了立夏的故事。

阿斗降后,孟获谨遵诸葛亮的嘱托,每年立夏都去洛阳看阿斗,看他是否安好。孟获进城秤阿斗,年年增重……父亲问我心得。我涎着脸皮说,阿斗过得真幸福!父亲蒙圈了,拿烟袋敲我:“乐不思蜀!”他说得对,我也没错,只不过我们道不同而已。

《礼记·月令》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父母想让我直立成长,我却飞走了。如今,他们老了,秤不动、也够不到秤我了,但仍操着我的心,隔山隔水地嘘寒问暖。“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或许吧,父母是假大,他们的衰老只是岁月的假象;我也是假大,我的长大也是时光的假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