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2-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快回家苗青/摄

  • 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候选名单公示

    摘要:根据省推行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评选表彰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皖厂开办〔2022〕4号)精神,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社会监督,实现评选过程让

  • 藏在红烧肉里的母爱

    摘要:1982年10月中旬,我高一入学才一个半月。虽已是农历九月,但太阳还是火辣辣的。那天下午第一节课,我正专注地听老师讲课,忽然目光被走廊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所吸引。那是我的母亲!只见她身背三四十公分高的竹制

  • 煮年粥

    摘要:我对年的记忆始于煮年粥。在我的家乡,煮年粥,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那天早上煮粥,迎接新年,接纳祥瑞。家乡有“腊八谁家烟囱冒烟早,来年谁家粮食吃不了”的俗语,我那如蜜蜂般勤劳的外婆自然不甘落后,每年腊八,她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摘要:一近些年来,我去洄溜古镇游玩或采风已不下十次。一地能让人三番五次地去,不厌其烦地去,它一定是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魅力的。洄溜古镇恰恰就有着这种魅力。洄溜古镇的魅力就氤氲在颍河的臂弯里,从颍河纤柔的肌肤里

  • 冬日童趣

    摘要:小时候,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天,除了可以热热闹闹地过年,也是因为冬天是大人们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刻,我们乡下称为“冬闲”。这时候,田里农活少了,大人们多数时候都留在家收拾家务,我们摆脱了喂鸡、做饭、洗衣的烦恼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日童趣

   期次:第7991期   作者:□高永翠


小时候,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天,除了可以热热闹闹地过年,也是因为冬天是大人们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刻,我们乡下称为“冬闲”。这时候,田里农活少了,大人们多数时候都留在家收拾家务,我们摆脱了喂鸡、做饭、洗衣的烦恼,自然也跟着闲下来。那时最惬意的事,就是找一处向阳的墙根,边烤火边做“零嘴”。

每天上午十点多钟,我们姐妹仨做完了寒假作业,看过了塘里的冰冻,打下了屋檐下的冰溜子,玩累了,就一人搬一把椅子,乖乖地凑在火钵边烤火。被冷落许久的火钵似乎已没什么热气,但其实这时的温度最棒,只要用小铲子翻几下,就看见细细的灰下闪着红彤彤的火星,扒匀了,火钵便瞬间“活”了过来。只需一会儿,就会烤得你鞋底发烫,额上直冒汗。

每当这时,我们就会心有灵犀地互相挤眉弄眼,多半是让二妹猫进屋里,去缸里捞几粒晒干的豆子或花生、玉米放在火上烤着吃。二妹有时会小声嘀咕:“该轮到老三去了,上次就是我去的!”三妹性子急,二话不说就转回屋里,很快便用衣角兜着一把老黄豆回来了。我们手忙脚乱地把豆子撒进火钵,不一会儿就闻见香味了。我们一人拿着一双细柴棒当筷子,开始翻豆子,那翻上来的一面有点焦黄,还没来得及翻遍,就闻见糊味了,于是加快速度。若用力不均,豆子就会被灰覆住,开始冒烟,扒开来,豆子已被烧焦,用棒子夹起往石头上一扔,让它自顾自冒烟去。更有性急的豆子,被火烤得直蹦,炸得细灰满天飞……这时候,三双棒子就翻找得更急了,找到烤得两面焦黄的,迫不及待扔进嘴里,烫得嘴巴直歪,调皮的豆子趁机滚落。这种遍撒豆子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忙活了半天,豆子没吃到几颗,倒熏得我们一脸灰尘,眼泪直冒。

做得多了,经验也就老道了,我们发现烤玉米最有趣,烤花生最从容,少放是关键。就说那玉米吧,少撒几粒在火堆上,烤着烤着,就“噗噗”地炸出朵朵白花,还没来得及冷却,就夹起放进嘴里,用牙轻咬着,满嘴香气。花生粒大,烤的时间相对久一点才要翻一次。花生烤出来冷却后韧韧的,如果没冷就吃下去,那又是另一番滋味。我们姐妹仨做这些也越来越默契,只需一个眼神就开始分工合作,因为是背着大人偷偷做的,所以也没有了讨价还价和斤斤计较,唯愿这样的幸福时刻能够多些。

最妙的就是在锅洞里烤山芋,这是奶奶的绝活。小时候,奶奶做饭时,我喜欢在灶间玩耍,一会儿挤进去添把草,一会儿挤到她怀里,探头看看锅洞里烧得旺旺的火,还抢过火钳在锅洞里乱捣。为了哄我,奶奶有时会烤山芋给我吃。只见她选了几个细长的山芋,用火钳送进正在烧火的锅洞里,埋在滚烫的灰堆里,用火钳将余灰一层层捶实。约莫饭后一小时,扒开灰,掏出灰头土脸的山芋,还是热的,冒着甜蜜的香气。捡起来,在地上轻摔两下,外皮上附着的灰就会落尽。掀开皮,金灿灿的山芋略带焦黄,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直达心底。许多年过去了,那滋味依然无法忘怀。

冬闲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就是熟悉的烟火味,是手忙脚乱中从火钵里夹出的焦豆子、韧花生、开花玉米,是奶奶烤的香甜软糯的山芋,也是我们姐妹仨忙得灰头土脸后简单的满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