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青山绿水间小康梦来圆王强/摄

    摘要:

  • 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摘要:做客书香栏目,和才色俱佳的主持人闲话读书之事。主持人提到冰心曾为他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国学大师季羡林由此衍生出一篇关于知足知不足的散文,主持人询问我对“知足和知不足”的看法。我说,

  • 熟年如水

    摘要:张爱玲在《十八春》里说,“对于30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中年以后的日子如流水,一泻千里,抓不住也握不牢。既然奈何不得它,不如如水般地生

  • 花式“开学”

    摘要:开学季,春已至,丝丝细雨似在为天地万物洗尘涤垢般飘扬飞洒,度过了一个极尽波折的寒假,“神兽”们终于戴好口罩,欢欣雀跃如逃离樊笼重返丛林,背起书包踏着轻快的步伐,步入初春的校园。我也跟随孩子的脚步,步入

  • 春到紫蓬山

    摘要:东方刚泛鱼肚白,紫蓬山便被鸟儿吵醒,露珠被鸟儿撵得满山坡打滚,小草探出鹅黄尖芽,爬满了大片山坡。随风生长的鸟鸣挂满枝头,脆脆的、翠翠的,仿佛一沾上春意,便恣意汪洋。风,从山涧底部攀上来,从峡谷罅隙钻过

  • 滨光村的十年

    摘要:滨光村是肥西县三河镇下辖的一个村,靠近巢湖岸边。堂嫂的老家就在这里。20世纪90年代初,她随堂哥离开家乡落户铜陵。时值2012年春节,我们和堂哥堂嫂一道,从铜陵驱车前往滨光村,感受、体验一个村庄的风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到紫蓬山

   期次:第8017期   作者:□凌泽泉

东方刚泛鱼肚白,紫蓬山便被鸟儿吵醒,露珠被鸟儿撵得满山坡打滚,小草探出鹅黄尖芽,爬满了大片山坡。随风生长的鸟鸣挂满枝头,脆脆的、翠翠的,仿佛一沾上春意,便恣意汪洋。

风,从山涧底部攀上来,从峡谷罅隙钻过来,所有的松针都被惊醒,沙沙沙,沙沙沙……整个松林就像煮沸的水,一涧松声。

雨,来得恰是时候,安慰着受惊的草木,洗清它们的眉眼,满山满坡顿时翠意活泛。

迎春花灿黄、连翘吐金、玉兰银白、桃杏粉红、铃兰乳白、金钟花翠黄、天竺葵火红……山坡上、树荫处,野草野花一径蔓延。

似火樱桃,如雪荼蘼,映辉斗艳。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领着雏燕试飞,黄莺呼朋引伴。山脚下春水清如铜镜,低飞的水鸟不时贴身闪过水面,惊扰了一池春水,也晃动了碧水中的天空与峰峦。倚着长亭,面对春山,任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幽香侧身而过,任鹭鸟在山腰间结队盘旋,任白云压低曼妙的身腰在梢头变换着婀娜的舞姿。

山与水总是相依,山泉、山溪、山湖,刚性的山缺不了柔性的水。山,揽水入怀;水,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山的温度,正好用那翠色濯洗尘埃,用那鸟鸣洗涤浪波,用那花草装点涟漪,用那云雾修饰湖面,用那山色衬托湖景。

“绿净春深如染衣。”三二友人,驾一叶扁舟,可去淘山色美景。一桨声起,惊起的何止是万千碧波,还有那低空盘旋的白鹭。最是黄昏时分,归林的鸟儿在山林的上空盘点着欢愉,水禽们越发放低身姿,在湖面上疾速地跳完白昼里最后一场华尔兹。

硕大无朋的夜色轻轻落下来,盖住了座座山头,鸟儿们乖乖地蹲在枝头打起瞌睡。夜间,轻起的露水不时搅醒春梦,它们偶尔发出的几声惊叫,引发阵阵回声,随后,整座山又沉沉睡去。

月上梢头。轻挪脚步的月光,在山林间穿梭,有时站到树枝上,有时透过叶片的罅隙爬到山石上,有时俯身溪面,有时卧在山坡,有时立于草尖,有时贴着花瓣……夜出的走兽们借着月光,在山林里踢蹦跳跃,踏香而行,那些诱人的青果、紫果、蓝果、红果……成了它们果腹的美味。

轻纱似的月光缓缓地遮掩着山山水水,高处的梢头兴奋地展露出窈窕的身姿,更多的枝条和花草则在轻柔的月光中酣然沉醉。

泛舟湖上,看那褐色的山峦沉在湖底,一钩弯月也潜入水中,好似坐上山岳的巨船,挑起一盏月灯照路。也许是交谈之声中有了月色,竟然有几只鲦鱼“扑通扑通”,蹿出水面想听那闲话。

但待晓日喷薄而出,紫蓬山又是一壑松风、一山鸟语、一涧幽泉、一汪碧翠。其实赏春山听鸟语,又何须撑一叶扁舟?只要在心空驾一朵祥云,在心田织一方纯真,在胸怀布一方锦绣,就能阅遍春山之景、春水之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