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2-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报纸情缘

    摘要: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偶尔瞥见小区广场的长椅上,一位老人正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读报,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读报投稿的幸福时光……1983年,我在企业工会从事宣传工作,同时负责每周组织职工进行知识测验,虽然

  • 工间休息刘翠红/摄

    摘要:

  • 难忘的座右铭

    摘要: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应是关于人生波澜起伏的叙述,无论甘与苦,都让人回味无穷。座右铭就是勾起回味这往事的一条缠绵的引线。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时,改革开放刚刚迈开步履,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

  • 在记忆里飘香的水潽蛋

    摘要:幼时,最喜欢和父亲一起到乡下走亲戚,乡下人好客,总会做一些好吃的满足我的味蕾,尤其是那香甜的水潽蛋。家乡的水潽蛋的做法是:水煮开后,把鸡蛋打碎倒入水中,煮熟后捞到碗里,放入红糖或蜂蜜。在过去物质匮乏的

  • 互诉衷肠苗青/摄

    摘要:

  • 工地春来种植忙

    摘要:周一清晨,像往常一样,我们项目部全体职工在院子里举行升旗仪式。微风吹过,已无寒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升旗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会议室围坐在一起,总结上周的工作成果,部署下周的“线路图”和“施工图”。大

  • 透过恬淡的炊烟

    摘要:经常梦到老家的周家花屋,难忘屋前那条从茅山上流下来的小河,屋后的古井和陡峭的营山,以及通往东边那条蜿蜒的小路。童年,关于亭台楼阁的记忆,都是周家花屋。坐落在山坳上的周家花屋,是老家一座很大的古宅,约三

  • 打包一场春雨

    摘要:野塘边,几丛芦苇依然在半空中飘荡。只不过,经过春雨的浸润,它们原本憔悴的肌肤也变得明亮起来。我下了在烂砖碎石和泥泞浅坑中挣扎的土路,向野塘渐渐靠近。塘边的菜畦埂上,我的脚步似乎遭遇几分牵扯,脚底也分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过恬淡的炊烟

   期次:第8025期   作者:□吴云涛

经常梦到老家的周家花屋,难忘屋前那条从茅山上流下来的小河,屋后的古井和陡峭的营山,以及通往东边那条蜿蜒的小路。

童年,关于亭台楼阁的记忆,都是周家花屋。坐落在山坳上的周家花屋,是老家一座很大的古宅,约三层楼高。古宅白墙青瓦马头墙,大门朝北,两边有一对石狮子,正门口过了土坪有一丈多高的照墙。跨进正门是深深的厅堂,正厅摆着一张八仙桌,两个硕大的天井让厅堂总是很敞亮。大宅分东西各三进院落,除了厢房、正房、阁楼外,各院落里都有小天井。

伯父住在营山东侧一方水塘边,离周家花屋不远。我开始记事时,曾经离开在集镇居住的父母,到伯父家度过一段时光。伯父常常让我骑在脖子上,带我来周家花屋玩耍。

儿时的我站在花屋大堂,仰视着面前的一切,对屋子充满了好奇。昏暗的弄堂被小天井投射下来的阳光,切割成黑白分明的三角形,黑黝黝的壁柜橱窗透着一种神秘感,似乎能生长出故事来。那时,周家花屋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一片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大人们零零散散地坐在花屋的上厅堂聊天,那方老旧的八仙桌靠在墙边,夜晚,桌上会放着一盏玻璃罩着的煤油灯。大人们凑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则忙着踢毽子、跳房子、跳绳、折纸飞机。上过私塾的周先生带着大一点的孩子,从花屋后面的山上锄来黄粘土,掺水搅得浓浓的,再把黄表纸折成小格,让大家趴在厅堂的方桌板凳上,用毛笔蘸着黄土水练字。

若干年后,我们举家迁回到了这个山村,我才真正结识了住在周家花屋里的少年伙伴。言语之间,描绘着各家各户杂居着的生活图景,锅碗瓢盆的碰碰撞撞、兄弟妯娌的争争吵吵……时光在悄无声息中汇入过往的海流,如今氤氲在心头的是那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周家花屋在两代人之间嬗变。最早破墙而出的那代人,分田到户后就在花屋的周边搭建了猪圈、鸡舍等;生产队拆了老宅的东南一角,原地建起了土砖小瓦的队屋;一户周姓人家厢房起了火,只好搬出,在坡上一户人家寄居……慢慢地,周家花屋外的坡地、山腰上,以及稻场上、河堰边,都建起了单门独院的小楼房。一律的砖混结构,外墙贴着瓷砖,安着玻璃窗户。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在当地的以老人和孩子为主。

周家花屋如今也只是一个地名,古宅已经消失在岁月中。站在营山上,能看到屋场的全貌,其中零星地建了一些新房,房顶是灰白的水泥坪。正午,几户人家屋顶上飘着恬淡的炊烟,慢慢地向远处的茅山散去。天蓝蓝的,飘着一抹瑰丽的云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