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暖菜花黄

    摘要:终是菜花开了,黄袍加身,春天才算登临大统,光芒万丈,指点江山。春天很闹,闹得发于心、动于情。各色花儿粉墨登场,步步惊心,端得也是宫廷戏的路子。有掩面的桃花,相映红,迷醉懵懂春情;有倚墙的杏花,春意闹,

  • “简”以修身

    摘要:很多人都认为,处理事务越简单便捷越好,回答问题越简明扼要越好,礼仪应酬越简洁朴实越好;我认为,在生活欲望的追求上,越简单快乐越好。生活从“简”。像旅者行李,不能把想带的东西都带上,只能带生活上最必须的

  • 婺源的春天

    摘要:

  • 曹操与陶渊明

    摘要:高中语文的同一课,选取了曹操的《短歌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两首古诗。将这两首古诗并入一课,我想一定是有其深意的,编辑在“编辑意图”中,就给出了思考的方向:第七课两首诗作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作品,都表

  • 绿意舒茶

    摘要:阳春三月,我又回到曾经生活八年的舒茶。虽然三月的山区依旧几分料峭,却也尽显勃勃兴发之态,深怀一轴水墨的灵秀与含蓄。环顾四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满布着高高低低的茶树。特别是16道梯田大坝、240亩的“九

  • 三枚特殊的“军功章”

    摘要:2月1日,合肥市殡仪馆内出现令人泪目的一幕:一位新四军老兵走完95岁的人生历程,入殓、告别、火化……亲属从殡仪馆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骨灰盒,在骨灰中仔细搜寻,突然,几块亮晶晶的东西闪烁眼前。“就是这个!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意舒茶

   期次:第8047期   作者:□王唯唯

阳春三月,我又回到曾经生活八年的舒茶。虽然三月的山区依旧几分料峭,却也 尽 显 勃 勃 兴 发 之态,深怀一轴水墨的灵秀与含蓄。环顾四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满布着高高低低的 茶 树 。 特 别 是 16道 梯 田 大 坝 、240 亩的“九一六茶园”更是让人眼睛一亮。一道道阶梯式大坝犹如美丽柔韧的脊背,涌起一波一波的绿浪,给人一种绿而生烟的感觉。

1958 年 9 月 16日,毛泽东亲临安徽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人民公社——舒茶人民公社视察。在参观了公社的展览馆、制茶车间后,站在公社大门前,面对远处的青岗岭,高兴地对当地干部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10 年后的 1968 年 9 月 16 日,舒茶公社组织 5000 人上山开辟茶园,用了两年时间,在光秃秃的青岗岭建成 16 道梯田大坝、240亩茶园,并将其命名为“九一六茶园”。

今天的九一六茶园,成了网红打卡地。舒茶依托“九一六茶园”独特优势,以“茶”为魂,打造了茶市、工坊、民宿等景点,形成了茶园观赏区、茶文化博览区、茶艺体验区、茶饮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不仅带动数以千计的人们守着一园茶生活、传承、创造和发展,使之成为舒茶产业的支撑,更成为舒茶文化的醒目标识。同行的朋友说,舒茶人真有福,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茶园里,浸泡在茶香中。

沿着景观大道走进茶园,只见茶树低矮敦实,成丛成队排列。茶树吸吮着丰沛的雨水和根植优渥的土壤,滋养得叶肥瓣硕。枝头冒出密密麻麻的嫩芽,贴近嫩芽,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最美是雨珠、露珠、雾珠挂在新芽上,晶莹剔透,在曦光中熠熠生辉,衬得新芽愈发清丽纯粹,葱郁卓然。茶园新了,茶山亮了。

《茶经》上说,茶以“笋者上,芽者次”,意即长成笋状的茶尖为上等,所以清明、谷雨时节采的茶被视为茶中珍品。我清楚地记得,早年间每到这两个时节,大大小小的茶园处处都能看到采茶农妇的身影。一斤茶,约 5万个芽头,都是由这些农妇的手从万千茶树间采出。而茶叶的制作程序更是繁复,摘青之后要经过晒青、晾青、炒青、揉捻、初焙、拣剔、复焙等若干工序,甘美醇厚的新茶方能成形,真是“谁知杯中茶,叶叶皆辛苦”。

离开茶园,来到街上。一路走过,茶的印迹随处可见。走进任意一家,自在坐下,主人就为你端来有当地特色的茶——小兰花茶。在这里消磨半天时光,主人也不问你要茶钱,也不催促你,更不会给你脸色。

如果说,诗是文字的奢侈,酒是粮食的奢侈,茶是清水的奢侈,那么寻访并品味一盏舒茶的明前新茶,则是春天和生活的奢侈。接过主人新泡的小兰花茶,看着杯中的茶叶徐徐舒展,翩翩起舞,先飘后沉。那袅袅升起的热气,如初夏雨天的烟雨,也像山中清晨的云雾。透过如烟如雾袅袅上升的水汽,一缕清香弥漫开来。将茶杯移近鼻尖,张开鼻翼深深呼吸,只觉甜香沁脾,浓郁纯正。饮啜一口,草木的清香在唇舌间荡起,顿时有一种置身于大山深处的清新感。

告别茶舍,走在回村的乡间小路上,仰视蓝天,俯瞰田畴,双眼堆满绿意。两个小孩从我身边跑了过去,八九岁的样子,一男一女,背着书包。他们奔跑的身影给静态的田野平添了几分动感,充满无限生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