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老家的压水机

    摘要:前不久,在老街拆迁时,我非常惊喜地看见了多年未见的压水机。一位老人正在安装压杆准备取水,只见他放上把杆,倒入一塑料瓶“引水”,压把上下不停地来回加压,在“吱呀”声中,清澈的地下水顺着出水管流出。我急忙

  • 一窗温情

    摘要:

  • 我的矿工父亲

    摘要:我的父亲是一名老矿工,在煤矿干了一辈子,把他的青春与热情都奉献给了煤矿。自2010年我也开始从事煤矿井下工作后,父亲便时刻牵挂着我的安全,常给我讲井下的安全经验,久而久之,这些嘱咐便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 外婆的香椿芽

    摘要:阳春三月,是家乡采食香椿的好季节。与其他蔬菜不同,香椿在人们眼中是最有时间观念的美食。南北气候虽有不同,但是大体上来说,从清明到谷雨,都是采食香椿的最佳时段,香椿芽的食用尤以谷雨前为佳。谷雨之后,其纤

  • 清明思故人

    摘要:前几天,二姐来合肥,临走时对我说:“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有时间回老家祭奠一下爸妈。”我听后心头一紧,连忙答应。二姐走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父母,他们已走了十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

  • 村口像条欢乐的河

    摘要:茶香氤氲的春日,蓦然走进徽州乡村,你会惊奇地发现,夕阳西下的村口,如同一条欢乐的河!冠盖如云的古树下,清流潺潺的小溪畔,飞檐翘角的水口亭中,高大精美的牌坊下,到处都是卖茶买茶的人,笑声盈盈,徽语呢喃,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婆的香椿芽

   期次:第8050期   作者:□盛家飞

阳春三月,是家乡采食香椿的好季节。与其他蔬菜不同,香椿在人们眼中是最有时间观念的美食。南北气候虽有不同,但是大体上来说,从清明到谷雨,都是采食香椿的最佳时段,香椿芽的食用尤以谷雨前为佳。谷雨之后,其纤维就开始老化,叶绿梗硬,且亚硝酸盐含量上升,不利于食用。可见香椿芽要趁嫩而食,民谚更是有“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之说。

应季而食是人们日常饮食遵循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不吃;《黄帝内经》中还有“食岁谷”的说法,都是倡导人们要吃食物的自然状态。只要气温合适,香椿芽只需两三天时间即可长成,多一天便老,可以说是“春季限定”美食。人们对于香椿的气味颇有争议,讨厌它的人对其避之不及,而对于爱它的人来说,这就是春天专属的味道。

香椿是长在树梢上的美食,被称为“树上蔬菜”。外婆小院中的几棵香椿树,历经整个冬日的沉寂后,在温暖的春日里急速生长起来,枝头冒出簇簇红色小芽。空气中,香椿散发着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提醒着人们要及时收割,一旦错过采摘时机,就要再等上一年。聪明的农家人,一般都是在春分前后,从香椿树冒出第一股嫩芽时,便用竹竿绑上镰刀开始采摘,采摘后没几天,就会萌生新的一茬。就这样,一茬接着一茬,可以吃到谷雨前后。

心灵手巧的外婆总能将小小的香椿芽变幻出各种吃法。香椿芽洗净后切碎摊鸡蛋,香椿的异香与蛋香充分融合,让人食欲大增;裹上面粉糊炸至金黄后捞出,叫作“香椿鱼儿”;剁碎后与肥瘦相间的猪肉混合,佐以淀粉,可炸香椿丸子;切碎后与豆腐凉拌,是经典的“香椿拌豆腐”吃法。汪曾祺曾写道:“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微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冷却后,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如此朴素而美味的做法,怎能不让人胃口大开?难怪汪曾祺说其是“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与香椿对应的,还有一种臭椿。记得某年,我攥着一把臭椿芽兴致勃勃地回家,本以为会得到外婆的夸奖,谁知道却认错了食材,闹了笑话。外婆告诉我,臭椿初生的嫩芽外观虽与香椿极为相似,却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因此很好辨认。此后,我凭借这种方法辨认香椿,屡试不爽。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椿树高耸,而枝叶疏,与樗不异,香曰‘椿’,臭曰‘樗’。圃中沿墙,宜多植以供食”。因此古人常用“樗”表示无用之才,如今“樗栎”“樗材”都是自谦之辞。

春食香椿滋味长,外婆做的那些美食,每咬上一口,都饱含着浓浓乡愁,纯粹而悠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