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南湖红船上的随想

    摘要:清明时节,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冒着绵绵细雨专程来到浙江嘉兴南湖。在湖上,有一条不起眼的红船,静静停泊在碧水清波之中,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春秋却依旧鲜红动人。扶着船头,望着湖面,我不禁陷入沉思:谁承想,这条

  • 闻香而来刘翠红/摄

    摘要:

  • 春鲜无过豌豆尖

    摘要:江南水乡,自然不缺堤坝和稻田。第一场春雨之后,堤坝和田埂间,野豌豆苗不经意探出了头。在春光的滋润下,野豌豆逐渐舒展开羞涩的身姿,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自我改造。一枝弹力十足的茎上,椭圆形的叶子一对对地往前赶

  • “金剪刀”的从容

    摘要:“金剪刀”是萧县老城区靠近龙湖公园南门的一家理发店。店不大,门前没有五颜六色的旋灯,店里也没有洗发床、离子烫等“高级”设备,但生意一直很好。十几年来,我一直都来这家店理发,不为别的,就为店主的那份从容

  • 菜市烟火

    摘要:烟火气是啥?无非是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在我看来,菜市场便是人世间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的聚集地。汪曾祺在《食道旧寻》中写道:“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

  • 嫁给春天

    摘要:择日不如撞日刚好是龙抬头的光亮没有贵重的胭脂也无需过分的化妆蘸点口水捋一捋蓬松的乱发从手机屏幕上窥见自己的容颜中规中矩的款式凸现出接近黄昏的风景简单的拾掇为了满足皮囊的欲望少不了要求一些水果和自己一同

  • 趁着初凉捡月光

    摘要:在第十一届安徽中青年作家研修班的第一节课上,知名作家江子讲到散文写作的关键词“新”和“我”时,一个画面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深秋的夜晚,天气微凉,一轮皎月高挂琼宇,无数轮“皎月”静镶田野,天地之间无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趁着初凉捡月光

   期次:第8054期   作者:□肖龙

在第十一届安徽中青年作家研修班的第一节课上,知名作家江子讲到散文写作的关键词“新”和“我”时,一个画面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深秋的夜晚,天气微凉,一轮皎月高挂琼宇,无数轮“皎月”静镶田野,天地之间无数个黑影或起、或蹲、或进、或退,捡拾着一个个小小的“月亮”……

这个画面来自我少年时代的记忆。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皖北农民来说,红芋是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收红芋自然是入秋后的一件大事。此时,在风雨的轮番拷打下,秧子已经失去了继续生长的勇气,疲态尽显,形容枯槁。随着镰刀急速滑过,它不得不忍痛作别了大地和埋藏于地下的孩子。大多数红芋此刻仍在地下做着美梦,农人此刻成了“助产士”,用钉耙来助力一块块红芋的诞生。经过热烈的盛夏、内敛的金秋,红芋浑身充满了力量。母亲很心疼那些被我耙烂了的红芋,不停地告诉我,耙齿要远离红芋秧的根部,要从红芋垄的两侧下钉耙,但缺乏经验的我依旧控制不住耙齿的去向。母亲的钉耙像是有了眼睛,一次次地向大地叩头以示感谢,又一次次地高高仰起向“红孩儿”们表示欢迎。

挖出的红芋一部分拉回家窖藏,一部分被汇集到母亲面前。红芋削子悄然登场,它从不主动攻击,只静静地等待着母亲将一块块红芋快速地送入它的口中。红芋很后悔告别了土地,但成长何尝不充满着未知的不确定性?此刻它已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凌乱地落在地面,随后被撒向黑色的大地,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时常会想,一个红芋,从种下到成熟,再被一片片切开,随后撒向大地,接受太阳的烘焙和寒风的洗礼,这一定是一块红芋需要走完的生命历程。那些看似的终点,或许只是一个暂停,一个转折,一个走向另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只是我们过早止步在了当下的美景,所以才错过了前面更好的山河。故步自封,绝不是一块红芋的性格。

红芋片静静地躺在大地上,秋日携领着秋风一次次地从它们身上拂过,其中蕴含的情感,只有风懂、雨懂、阳光懂、大地懂……此后的几日,风霜严寒锻造着它们,日月星辰交替着守护它们,让红芋片尽情体验着生命裂变之后的衍展与蜕变。它们慢慢收起了眼泪,抚平了伤痕,重塑着形体,愈发洁白、紧致,强大而坚韧。这是一场无法用语言来再现的变化,倘若必须要用,那就是涅槃,是重生。就像一棵树变成一张可以泼墨的白纸,一粒种子变成一滴甘醇的美酒。

如此几日,是要将那些红芋片回仓的时候了。若无风雨,家家户户必会选择一个月明的夜晚,一家人拉着板车,带着袋子、茓子、笊篱,在苍茫暮色中四散开来,无声而又快速地捡拾起红芋片。秋冬之交,寒凉飘落。暮色如网,悄然撒开。新月或者半月,嫣然高挂。一袭烟纱般的月光,将银河一样的皓白投射在大地,落在每一片红芋片上,弹起一片片瓷白的光影。清贫的生活里,诗意屈居一隅。

皎月孤悬,如一面倒扣的水盆,在月光中,万物如同抹了一层薄薄的腻子膏,神秘而清幽。大人、孩子、星月之光、静谧的原野、无数个或长或圆的“小月亮”,生活清贫,世间美好。此时,大地收起了舞台,一片片久别重逢的红芋片悲喜交集,相互拥抱,窸窣有声。是谁奏起了乐曲?是清风,是朗月,是清风逐月的簌簌之声,是故乡的原风景。

起身四望,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似乎地上便有多少片红芋片。这一定是有人在下一盘棋,大地是棋盘,红芋片是白子,一个个流动的身影就成了黑子。月光捡拾着我们,我们捡拾着红芋片,不知是谁最终战胜了谁,似乎胜利的,是脚下的大地,是大地上四时交替的季节,是荣枯轮回的自然规律。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