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南湖红船上的随想

    摘要:清明时节,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冒着绵绵细雨专程来到浙江嘉兴南湖。在湖上,有一条不起眼的红船,静静停泊在碧水清波之中,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春秋却依旧鲜红动人。扶着船头,望着湖面,我不禁陷入沉思:谁承想,这条

  • 闻香而来刘翠红/摄

    摘要:

  • 春鲜无过豌豆尖

    摘要:江南水乡,自然不缺堤坝和稻田。第一场春雨之后,堤坝和田埂间,野豌豆苗不经意探出了头。在春光的滋润下,野豌豆逐渐舒展开羞涩的身姿,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自我改造。一枝弹力十足的茎上,椭圆形的叶子一对对地往前赶

  • “金剪刀”的从容

    摘要:“金剪刀”是萧县老城区靠近龙湖公园南门的一家理发店。店不大,门前没有五颜六色的旋灯,店里也没有洗发床、离子烫等“高级”设备,但生意一直很好。十几年来,我一直都来这家店理发,不为别的,就为店主的那份从容

  • 菜市烟火

    摘要:烟火气是啥?无非是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在我看来,菜市场便是人世间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的聚集地。汪曾祺在《食道旧寻》中写道:“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

  • 嫁给春天

    摘要:择日不如撞日刚好是龙抬头的光亮没有贵重的胭脂也无需过分的化妆蘸点口水捋一捋蓬松的乱发从手机屏幕上窥见自己的容颜中规中矩的款式凸现出接近黄昏的风景简单的拾掇为了满足皮囊的欲望少不了要求一些水果和自己一同

  • 趁着初凉捡月光

    摘要:在第十一届安徽中青年作家研修班的第一节课上,知名作家江子讲到散文写作的关键词“新”和“我”时,一个画面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深秋的夜晚,天气微凉,一轮皎月高挂琼宇,无数轮“皎月”静镶田野,天地之间无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市烟火

   期次:第8054期   作者:□汪云寿


烟火气是啥?无非是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在我看来,菜市场便是人世间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的聚集地。

汪曾祺在《食道旧寻》中写道:“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蔬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说来真巧,去年底入住的新宅可谓“得天独厚”,临窗目测,与菜市场的直线距离不过二三百米,让习惯早起逛菜市的我欣喜不已。更有趣的是,菜市场一南一北的两条路虽不长却颇有名气,一条为“纸厂路”,另一条叫“手拖巷”,当地居民都知道,这两条路名背后的老国企大有来头,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红火一时,尤其是手扶拖拉机厂,不仅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创税盈利大户,其生产的手扶拖拉机还上市并远销国外呢!如今,在工厂的旧址上,新建了学校、商超、住宅楼,而不足三百米长的背街小巷自发形成了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

随着晨晖铺满天际,菜市场渐渐热闹起来。时间一长,我对新老摊主的面孔乃至经营品种、规律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些小摊多为一辆小三轮、小推车或是自行车,因陋就简;经营蔬菜水果的则充分利用篮筐、周转箱,分装标价出售;经营各种小吃的车上装有简单的设备、物件,现做现卖,满足市民所需。这些摊主都有相对固定的摊位,天天如此,很少有摊主开车满街吆喝的。本来市场就不大,估计那样做,既不占主场优势,又丢掉了老主顾,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固定摊位反而省时省心,回头客也多。

与这些摊主聊天后我了解到,他们中有不少人生活得并不容易。很多人是早期的下岗职工,夫妻档居多,他们多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想法子赚钱补贴家用。“尽管摆摊辛苦,但这钱赚得踏实心安,日子有奔头。”一位摊主信心满满地表示。

一家经营豆腐脑的摊位生意格外红火。原来,摊主来自寿县,其豆腐脑的做法源自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以其“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闻名,吸引食客竞相品尝。一碗豆腐脑,也是乡愁的解药。无论身处何地,心心念念的还是家乡的那一口特别的味道,而且这味道大馆子小门面不常有,菜市场却常有。这也是菜市场吸引人气的魅力所在。

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菜市场就像一个“浓缩社会”,每一处都充满着浓郁的烟火气。逛菜市场的乐趣从来不在于买了什么、买了多少,而是在各式各样的吆喝声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到生活的真实面孔,感受到市井生活的温馨,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