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之舞盛利者/摄

    摘要:

  • 古镇柘皋早茶香

    摘要:当合肥公交“早茶专线”开进柘(zhè)皋,古今人文沟通的桥梁打开,慕名前来体验早茶文化的游客纷至沓来。看古镇北闸老街,品柘皋早茶美食,游汪桥美丽乡村,成为春游新时尚。说来就很奇妙!十多年前,初见“柘皋

  • “会上”开遍映山红

    摘要:“会上”是一个地名,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二队的别名。在原霄坑村,有一个与别处不同的现象,那就是每个组的名字都是以数字命名,由北往南,沿霄坑河溯流而上,依次为一队、二队、三队直至六队。我们要去的地方

  • 把小事做到极致

    摘要:有时候,发现小,甘于小,也是一种智慧。艾富赖德·佛勒出生于美国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波士顿找工作,在一家刷子公司当临时推销员。后来他想,做刷子的工艺很简单,投资也很少,何不自己做刷子卖

  • 西湖二桥

    摘要:杭州西湖有好多座桥,而断桥和西泠桥是其中两座名气极大的桥,尤其是断桥。断桥在白堤北端,由它连接了白堤和湖北岸。断桥残雪是西湖老十景之一。站在断桥四下望望,西湖的美丽就能大抵收入眼底。祖籍徽州歙县的明代

  • 家在纪念塔下

    摘要:家在烈士纪念塔下。平时,我喜欢攀登那一级级台阶,走过那松柏簇拥的山间小路,直抵山巅;喜欢在纪念塔前晨练和晨读。这里空旷无人,而我潜意识里,总感觉有无数双眼睛和耳朵,看我晨练,听我晨读。喜欢在桃红李白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湖二桥

   期次:第8056期   作者:□乔国良

杭州西湖有好多座桥,而断桥和西泠桥是其中两座名气极大的桥,尤其是断桥。

断桥在白堤北端,由它连接了白堤和湖北岸。断桥残雪是西湖老十景之一。站在断桥四下望望,西湖的美丽就能大抵收入眼底。祖籍徽州歙县的明代著名画家李流芳,在他画西湖的一幅画上题写道:“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

现时所见断桥,是 1921年由一群社会人士捐款重新建造的。它初建于唐朝年间,为有石级的独孔环洞桥,桥中央置有木栅门的桥亭,晨启暮闭。

何为断桥?一说是白堤在此处断头,这座桥建在断头处,故名断桥。二说是每每雪后初霁,桥顶和朝阳面的雪率先化了,其余地方依然堆着白雪,从北面葛岭与宝石山高处望过来,雪化处桥像断了一样。不知两说孰是孰非,而雪霁时来断桥,确能领略一种冷冽而艳丽的奇妙:伫立桥头西望或北眺,孤山、葛岭与宝石山一派银装素裹,而山腰山下的建筑层层叠叠铺排着,宛如琼楼玉宇,四望湖与山,朗澈晶莹,冷峻凄清中暗含着雍容华贵。所以历代都有吟诵断桥残雪的诗。

断桥几乎家喻户晓,又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干系极大。唐代传奇中就有千年蛇精与凡人相爱的故事,应是《白蛇传》故事的滥觞。南宋《西湖三塔记》发展了这个故事,元朝杭州就有人把《三塔记》搬上舞台。明代冯梦龙写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收入《警世通言》,故事基本完整。20 世纪 50 年代田汉创作京剧本《白蛇传》,白娘子全无妖气彻底“人化”,成美和善的化身。不管是何种版本哪种戏曲,断桥必然出现:白娘子与许仙初始邂逅在断桥,后来身怀六甲的白娘子为找回许仙而大战法海、水漫金山寺,败退后来到断桥,而有了悔意的许仙同样寻寻觅觅到断桥!又爱又恨的白娘子在桥头声泪俱下谴责许仙信谗言,轻承诺,又极力保护许仙避开怒气冲天的小青的那把青锋剑。剧情荡气回肠,人物纠葛令人一唱三叹。

西泠桥是一座环洞石拱桥,连接北山街与孤山路。此桥南宋已经驰名。古人诗句“船向西泠佳处寻”,可见此处建桥前是个渡口。西泠桥名声远播,因为桥头有苏小小墓和近代的西泠印社,还有名头很响的孤山。

西泠印社初创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是杭州印学同人丁仁、叶为铭(原籍徽州)、王褆、吴隐自筹经费,在孤山旁购地造房创立印社基地。经十年建设,于1913年正式定名。艺界泰斗级人物吴昌硕公推为首任社长。在民国动荡的时局中,印社也经历了种种波折,印学同仁有的自愿捐资使印社渡过难关,艰难困苦中印社不仅不倒反而得以崛起,成为全国乃至有世界影响的金石(书画)研究、创作、传播中心。印社面积2万平方米,外围白墙,山下、山中、山上、山后均可游览,成为布局精巧的江南园林。其中有白居易当年常来的竹阁,南朝时植有两棵柏树的柏堂等历史胜迹。

苏小小系六朝南齐钱塘歌伎,色、艺、才俱佳,但命运多舛。始与一官家子弟“结同心”,但那厮始乱终弃。伤心至极的小小没有为此破罐破摔,而是顽强且有尊严地活着。钱塘有权势的一地方官要她陪吃陪喝陪唱,她数次严词拒绝。见穷书生鲍仁饥寒交迫,她慷慨资助,而当鲍仁取得功名回来报答她时,小小却已经香消玉殒!苏小小地位低微,但人格高尚,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赏,其中不乏如白居易、李贺、袁枚、邓拓等古今名人。康熙南巡到杭州,问地方官,白居易写过诗的苏小小,墓还在吗?由此小小墓还有慕才亭得以重修。经 1500 余年,苏小小写的乐府诗仍流传,墓仍在西泠桥头,墓为圆丘形,慕才亭也在,于 20 世纪末修缮一新,亭中楹联多幅,其中有一联:“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

被誉为爱情桥的断桥和西泠桥常年游人如织,很有吸引力。论外貌两座桥普普通通,但悠长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禀赋,又显得很不普通而意味深长。有人说,人文景点需要文化作灵魂,没有灵魂当然没有生命力。而文化是召唤人心的软实力,想想确有道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