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总工会劳动争议数字化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通过引入企业工会主席、劳模工匠等特殊调解资源,在全市首创“1+7+X”的智慧调解新模式,职工可实现足不出户解决劳动纠纷。
“智慧菜单”挑选调解员手机上就能化解纠纷
自 2021 年奉贤区四团镇整体纳入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以来,一大批新能源产业汽车零部件公司在短期内聚集入驻,产业工人数量因此扩增,劳动纠纷更加复杂多样,传统单一的调解方式、机制和渠道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和职工的现实需要。经过长达一年的企业蹲点服务调研,四团镇总工会与企业、职工面对面交流,整合了他们的具体需求,在全总“1+N”的调解模式基础上,引入企业工会主席、劳模工匠等特殊调解资源,在全市首创“1+7+X”的智慧调解新模式。
“以前遇到劳资纠纷都要跑很多次,腿‘跑断’也不确定能不能处理问题。”来自凌云吉恩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工人小林希望在手机上就能沟通,减少跑动的次数,提高效率。与她有相同需求的还有上海奉贤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的人事专员,她表示:“以前的调解都需要几方同时到现场去,如果遇到有事出差,就很麻烦。”上海吉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事负责人则进一步提出需求,希望线上有更多、更专业的人士为职工们答疑解惑。
这些都是四团镇总工会在开展“工深一线”蹲点活动中听到最多的群众呼声。四团镇人大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徐晓华介绍,2022 年镇总工会累计走访企业 200 余家、300 余人次,他们将遇到的类似问题“合并同类项”,整理出六大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四团镇总工会数字化劳动争议调解室应运而生。借用新城法庭、镇司法所、镇劳动监察等单位调解资源,工作室创新“智慧菜单”协调调解模式,最大化提升调解效率。
徐晓华介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镇总工会确认调解各参与方的腾讯会议 App 账号,工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职工和企业的要求,通过“智慧菜单”从调解员库中选择合适的调解员参与调解。
扩充调解员库乡贤企业家来帮忙
四团镇总工会副主席陈钢向记者说明,数字化劳动调解室采用的“1+7+X”工作机制中,“1”指的是四团镇总工会,主要负责调解案件的受理和初步调解;“7”为调解参与方,包括新城法庭、四团司法所、镇劳动监察、镇经济管理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企业工会主席代表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
他解释道,心理咨询师的引入也是他们在长期调解工作中“挖掘”出来的需求。“很多劳资调解案例中,金额并不大,但因为双方互不相让,互相添堵,导致矛盾激化,难以调解。”他表示,心理咨询师能辅助双方以更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该镇总工会设立的调解员库还聘请了榕融新材料生产经理、工会主席赵旭英为调解员,充分发挥工会主席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
除此之外,该镇总工会介绍,机制中的“X”是根据特殊情况时运用的一些特殊调解资源,在更为复杂的案例中发挥作用。“四团镇民风淳朴,在以往的调解案例中,有不少次解决调解难题的关键人物为本地区受人尊重的乡贤、产业链上或者区域内有威望的企业家等。”陈钢解释道,他们深受村民的信任,企业也敬佩他们,在其帮助下,调解成功概率更大。他表示,工作室正式运行后,也将积极发动更多有利于调解的“贤才”“能人”作为调解员“后备军”,以应对特殊调解情况。
通过对以往调解案例的梳理,四团镇总工会还发现,企业和职工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熟悉是造成劳动纠纷的一大重要原因。为此,该镇总工会再次前移工作端口,通过直播普法、短视频等方式向职工普及相关知识、对企业进行线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优化指导服务等措施,加大线上普法力度,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意识,规范企业人事制度,尽最大可能消除矛盾产生的根源。
(据《劳动报》 陈恒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