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人才队伍是企业满足各层级领导人员配备需求、适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具有一定管理知识、业务技能和发展潜能的人员队伍,是企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对国有煤炭企业来讲,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长期性重点任务,同时是应对复杂多变形势、强化人才资源保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工作。
一、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备人才队伍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目前有以下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加以解决:一是后备人才队伍的基础性薄弱。在科学、合规、有序的选人用人体系中,后备人才队伍是培养、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第一环节。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还比较顽固,一定程度上存在隐形台阶、身份壁垒等现象,在选人用人中存在“跳过、绕过”后备人才队伍的情况,后备人才队伍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树立。二是后备人才队伍的规范性不足。后备人才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后备人才库能进能出机制等建立实施上存在短板,存在考核不精准、能进不能出的情况,没有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导致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使用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够及时满足企业阶段性发展需要和长远性发展规划,造成人才积压、浪费甚至流失。三是后备人才队伍的结构性欠优。部分企业由于后备人员长期“备而不用”,或者由于长期生产经营困难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补给乏力,造成后备人才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在专业结构上,部分企业中涉及自身主营业务的专业占比较大,像法务、政工等专业占比不足,在合理规划专业配比上还需做工作,以保证后备人才队伍能够包容各条线上的人才,支撑企业长远发展。
二、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夯基础、强规范、优结构、增活力,激活干部人才队伍的“蓄水池”。一要健全机制保障。突出后备人才队伍在整个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企业发展和员工队伍实际,健全完善后备人才队伍选拔、考核、管理、晋升等各方面的制度规定,强化刚性执行,确保有效落地,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制度基础。二要加强系统培养。坚持人岗相适原则,结合企业和岗位需求、后备人员自身特点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挂职锻炼、岗位轮训、专业培训、内部兼职等多种方式,交任务、压担子,尤其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后备人员,打造储备充足、结构合理、可堪重用的后备人才队伍。三要注重基层经历。实践证明,有过丰富基层经历的管理者,应对困难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比较高,更可贵的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体会基层的苦衷,从而在管理中能够精准把脉、有的放矢。要把班组长作为后备人员重点考察群体,在区科级副职后备人员中,有意识地吸纳班组长,甚至要把人才苗子有意地放到班组长岗位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四是严格动态管理。健全考评体系,实行“积分进位”等可量化、具体化的方法方式,定期从政治素养、道德品行、工作业绩等方面综合考评后备人才表现。各级别后备人员要按照考评结果排名次,缺编缺岗时根据排名先后递进补充;对考评不称职、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人员,经综合研判已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及时调整出库,确保各级后备人才队伍常备常新。
三、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一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从企业治理主体来说,统筹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确保企业沿着正确道路前行,把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用得其所。任何时候都要保证用人用才政治合格、作风过硬、廉洁不出问题。二要落实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只有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才能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职工满意、干部服气,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三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从班组长到领导班子成员的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各类先进典型,在队伍建设中都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忠诚企业,紧扣各项任务部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锐意担当进取;做到实干为先,坚决杜绝任何创造不了效益、带不来收益、有损企业利益的“花拳绣腿”,多做保安全、促生产、增利润的实事;做到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规章制度,廉洁从业、勤政兴企,为企业员工成长进步和队伍建设树立榜样。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邯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