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9-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穿过桂香望月明

    摘要:今年的桂花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处暑已过,白露未至,朋友圈里便出现了桂花的图片,隔着屏幕仿佛闻到香味了。对于中国人来说,闻到桂花香,便会想到螃蟹,想到月饼。是的,桂花都开了,中秋也就不远了。一直喜欢那些

  • 非遗“豆腐架”庆丰收

    摘要:

  • 明月也曾是两乡

    摘要:唐人王昌龄诗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但“‘久’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感觉自己的中秋明月被岁月与命运分为两乡——故乡与他乡。刚来到上海打拼的头几年,每逢八月十五,心中还默念这是我来到上海过

  • 人生的“有”“无”

    摘要:浮躁的尘世中,人人喜欢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容易忽略平凡日子的细水长流。很多人抱怨活得太累,多数时候不是由于贫穷,而是出于比较;不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而是面子放不下来。有些人一生都和别人攀比,总是遥望不属

  • 秋向此时分

    摘要:“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太阳微醺,贪杯、贪睡,一日比一日晚出早归。时光恍惚只打了个盹,就已秋半去。秋分,适合在时节里打个盹,分个神——天秋分袂,扰扰似年。此时,时间倒着往前走。那些草木,点数着种子的心

  • 北峡雄关

    摘要:北峡,雄关漫道。站在高高的关岭山脊上极目远望,前方的群山瘦骨嶙峋,重峦叠嶂,向薄霭深处逶迤而去;山间的高压输电塔,顶天立地,影影绰绰。山下平畴处,白墙红瓦的美丽村庄楼房如火柴盒,尽收眼底。再看两山之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的“有”“无”

   期次:第8172期   作者:□董少广

浮躁的尘世中,人人喜欢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容易忽略平凡日子的细水长流。很多人抱怨活得太累,多数时候不是由于贫穷,而是出于比较;不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而是面子放不下来。有些人一生都和别人攀比,总是遥望不属于自己的风景;有些人一生只和自己比,谦卑中追求自我的完善。

生活从来不会十全十美,有些东西看上去很美,也许是因为你离它有一段距离,其实谁家的锅底都有灰,不是别人风光无限,而是一地鸡毛没给别人看。有房、有车、有钱、有权,“有”,多半是活在别人眼里的,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无”,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面子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过的。有时你越在意,就越折磨你,因为你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有些人只看到加法的富有,而没有看到减法的珍贵。人的情绪,是由心主宰的,心一快乐,人就快乐了。人生的痛苦,一部分是自己的缺憾,一部分是看不惯别人。

人人都有苦衷,事事都有无奈。闲来翻书,看到一句话:别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也别灰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没有。人生的盈亏,贵在自知之明,逆天改命是一种幸运,但事与愿违却是人生常态。很多时候我们对“已有”的东西不知珍惜,不会在习以为常的拥有中感受幸福,眼睛只盯着自己缺少而别人的拥有,真所谓“气人有、笑人无”。《一代宗师》有句话: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关于幸福,米兰·昆德拉有一个理解:人生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人生不一定要拥有,分享也是一种幸福。人的很多烦恼,大都来源于要成为最好的自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做人最明智的做法,是努力改变你能改变的,不去想你无能为力的。所有的运气都有因果,一半在争、一半在随,一半清醒、一半释然,活得太刻意,处处抱怨,日子必然疲惫不堪。生命短暂,我们不能只做舞台人,总想着演给别人看,一心想着要掌声。人生就是在加加减减中度过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在加加减减中体现的。真正的智者,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只活在自己的心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