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王昌龄诗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 何 曾 是 两 乡 ?”但“‘久’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感觉自己的中秋明月被岁月与命运分为两乡——故乡与他乡。刚来到上海打拼的头几年,每逢八月十五,心中还默念这是我来到上海过的第 N 个中秋节。不知不觉半生漂泊,蓦然发现我在异乡上海过的中秋节,居然多于故乡安徽了。
自打小学有了闰月这个概念,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胡思乱想,这要是闰腊月,岂不是一年之内要过两个春节,接连领两次压岁红包,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然而造化弄人,一年两春节没碰上,但一年中过两个中秋 节 确 实 遇 到 过 。1995 年农历闰八月,是我来上海到如今,也是人 生 中 唯 一 的 一 次 。只是与双中秋不期而遇时,人却在他乡。没有过分的惊喜,当然也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乡愁。毕竟第一次在他乡过中秋,满足了做天涯游子的情怀。
也许一年过一次中秋足矣,第二个中秋已经不被都市忙碌的人们所重视,特别是 1995 年的第二个中秋在一片凄风苦雨中,季节有了深秋的寒意与萧瑟。值夜班的我想起故乡小村来,已经忙闲的亲人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好这一年的第二个中秋节了吧。
1999年的中秋,寒蝉凄切,我在黄浦江边杜行镇的一家大公司上班。室友们商量一起收看东方卫视直播上海与台北联办的两岸中秋晚会。不想当日,宝岛台湾传来大地震的惊人消息,连续几载的双城中秋晚会直播被临时取消。月到中秋分外明,而那年的中秋显然多了几分悲凉。
千禧之年的中秋节下午,恰好轮休的我走进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接受著名主持人小茗老师的专访。节目前,小茗老师告诉我她家在东北也是新上海人,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第一次做直播,紧张而激动。现在想来那是我在上海度过的第六个中秋佳节。直播结束后,年轻貌美的导播小姐夸赞节目很成功,没有一次卡壳停顿。两年以后,我听闻小茗老师被一场突发车祸夺去年轻生命的噩耗,心不由一紧,一位好人就这样去了。忘不了那个中秋节下午,我们做直播如拉家常一般的珍贵时光。
恋爱结婚后,却因为当时中秋节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与爱人聚少离多。白天上班各忙各的,晚上的中秋团圆饭也不一定能在一起吃,不过分吃月饼过节的仪式却从未忽略过。后来父母也来到上海,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又因为中秋有假,终于体验到月圆人团圆,一家人齐聚过中秋的幸福感。
如今,我在上海过的中秋节次数早已超过老家,也许某一年中秋回到生我养我的小村庄过节,那将是人生别样的一番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