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劳模三带助力工匠技能传承”主题,努力打造集展示、展演、展销、研学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让非遗劳模工匠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中发挥作用,把非遗集聚区打造成非遗产业工人成长的摇篮。
为不断提升非遗文化产业工人技艺,扬州 486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专门建立了工匠“三带”研修学院,邀请全国劳模漆器大师张来喜、省劳模玉器大师时庆梅等担任工匠导师,对来自集聚区的非遗文化传承人、非遗爱好者、产业工人进行培训,推行新型学徒制和大师工作室制。同时,通过抖音电商能力实战培训,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助力扬州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培训围绕“抖音变现方式和平台规则”“玩转抖音短视频”“视频拍摄与剪辑”及“直播话术”等专题课程并结合实操,为参学人员提供精准实用的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拓宽人才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提升了创新带动能力及电商数字化应用水平。截至目前,已开设扬州评话、中式面点、短视频直播等18 个研修班,培训人数达853人。
今年5月,首届“扬州工匠日”系列活动在486非遗集聚区举行,当天组织了玉雕、漆器、剪纸、通草花及茶艺人才项目传承人进行技艺技能展演,并通过开展师带徒拜师仪式,营造“尊重技能、尊师重匠”的氛围,培养造就更多行业认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工匠大师。
扬州486非遗集聚区还积极探索技艺跨界融合新出路,举办了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绿水青山行”主题直播活动,邀请扬州玉雕、扬州漆器、扬州剪纸等技能大师走进直播间和广大网友见面,在线畅谈传统技艺的历史、制作过程和有趣故事。整场直播观看人数达 58521 人次,观看次数达 74886次。同时,双方共同完成了“传承手艺人——指尖上的技艺《扬州剪纸》”的视频制作。视频紧扣“传承”二字,展示了扬州漆器、木雕制作技艺,对扬州剪纸的步骤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随后,双方发起线下来扬州工艺美术馆打卡、线上在小红书加入“寻找 1000 位非遗守护人”话题的活动,吸引不同人群去现场拍照打卡。
此外,扬州 486 非遗集聚区还组织技能大师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主题研学游”策划设计等项目,组织扬州树人学校、汶河小学、市急救中心、中石化等开展传统手工艺研学活动,并建立了公益和商业的传修课堂。课程中涵盖参观、体验,并将合作、竞赛、讨论等要素融入,由各类技能人才现场言传身教,真正实现学游联动,有效保护和传承扬州非遗文化。今年以来,共接待研学旅游团队50余次,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
(江苏工人报 杨运萱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