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4-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安徽颂歌

    摘要:安徽,安徽别样的美丽黄山巍巍,一望无际巢湖淼淼,风光旖旎从远古到现在多少人被你陶醉多少人被你吸引逍遥津渡,岁月悠悠皖南古村,遗风习习这是一片传奇的土地徽剧庐剧黄梅戏新安理学桐城派徽风皖韵名人荟安徽,这

  • 多一双筷子

    摘要:我是跟着父亲长大的。父亲不苟言笑,对我处处严格要求,这可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不过随着我年龄越来越大,父亲对我的管教不得不越来越松。后来,我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他管束我的方式慢慢变得含蓄,比如每年

  • 梨花绽放春意浓

    摘要:

  • 璎珞岩

    摘要:自古龙眠出隐士,云门峡谷也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来过这里的名人不胜枚举,明代有思想家、哲学家方以智,贵州巡抚赵釴,北宋有文学家苏辙,画家李公麟,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清代有名臣张英、张廷玉父子……入

  • 春来椿芽香

    摘要:“三月八,吃椿芽。”清明前后,正是椿芽鲜嫩之时,从树上采摘下来,做成一道道美食,吃起来满口都是春天的气息。香椿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宋代《图经本草》中写道:“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清代《素食说略》中记

  • 春天的馈赠

    摘要:在宿松老家,人们将未出土的春笋称为“黄杪笋”。“黄杪笋”既脆又甜,可煮可炒,除了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高纤维更能去油腻、清肠胃,堪称笋中上品,席上珍馐。记得那个不蓄竹子、放开挖笋的“荒年峦”,毛头

  • 新安江畔路转回

    摘要:朋友一脸惋惜,说我这时探江真不是时候,“看新安江,一定要烟雨蒙蒙才会找到感觉。”朋友说这话时,我们的车已过了深渡码头,在江边一处有树荫的地方停了下来。蓝天如幕,竟然连一丝云彩都没有。远处一重重青山,恰

放大 缩小 默认

璎珞岩

   期次:第8306期   作者:□汪向军

自古龙眠出隐士,云门峡谷也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来过这里的名人不胜枚举,明代有思想家、哲学家方以智,贵州巡抚赵釴,北宋有文学家苏辙,画家李公麟,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清代有名臣张英、张廷玉父子……入口处的石头上留有赵釴书写的“云门”二字,李公麟在此游玩后作《龙眠山庄图》,图中有十二景,苏辙为画中每处名胜配诗一首,诗画合璧,成千古绝唱。

难得的好春光,总想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踏踏青,因此就想到了云门。门前不知何时修了一条水泥路,如同蛇一样蜿蜒着,游向峡谷深处。牌坊的颜色有些暗沉,上面布满苔藓,十分古朴。踩着厚厚的落叶,继续向里走,身后有沙沙的声音,峡谷更显幽深寂静了。不知是第几次来云门峡谷,每一次都来去匆匆。这次我想下到谷底,然后向上攀爬,忽然听到响亮的泉水声,如同天籁,难道那位名叫“柱老”的人也在此处听到了水声,于是留下“听泉”石刻?古人们留下的石刻或隐或露,有的已模糊不清,有的已完全风化,这些可都是峡谷珍藏百年的珍宝。此刻,我有些迫不及待。还好枯草中有条路,山势也不高,很快我就见到了水的真容,原来这里就是著名的璎珞岩。“璎珞”原为古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形如网状,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璎珞岩在《龙眠山庄图》右端,图中绘一居士临流独坐,仰望着山崖上的瀑布,瀑布绘成网状,这或许就是璎珞岩得名的由来。苏辙题璎珞岩诗曰:“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据1988编印的《桐城县文物志》记载,龙眠山东北绕云梯有“璎珞岩”,泉飘璎珞而得名,明御史赵鼎卿曾阴刻楷书“璎珞岩”于崖间,并赋《龙眠山璎珞泉》诗:“神水飘璎珞,奇名万古传。谁从三李后,长和小苏篇。山带有时去,天绅尽日悬。洞中人不到,瑶草自年年。”璎珞岩附近还有栖云室、秘全庵等诸多景点,都在《龙眠山庄图》里。水不再冰冷,而是有了温度,毕竟现在是春天。水是幸运的,岩也是幸运的,因为它们遇见了无数文人墨客,才得以坐拥千古。《龙眠山庄图》首景就是璎珞岩,画里临水独坐的那个居士,我猜应该就是李公麟了。

初进峡谷的人,走到此处,以为是走进了死胡同。但仔细看就会发现,沿着崖壁有一条曲折的石径,顺着石径可以直攀崖顶。赵釴攀爬上来后,发现崖顶上有肥田沃土、鸡鸣村落、人烟蔚然,仿如桃源仙境。于是大呼找到了“龙眠真境”,并赋诗一首,“天合群峰胜,山崖百折奇。肯教流水去,不遣世人知。”他太爱此处了,就在此造屋安家,并将亲戚们迁来此处,大家一起同乐,由此形成了一处至今仍在的桃源村庄——宝山村。

我也太爱此处了,可惜我不能迁居。偷得浮生半日闲,误入璎珞半日游。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