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在路上,感受“小美满”

    摘要:从家走到幕溪河,沿着幕溪河走一圈,再走回家,一个循环,约六公里,步行一万余步,耗时一个半小时。在我所在的泾县县城,这是一条非常适合散步、跑步和骑行的小路,无论什么季节,无论早晚,都会遇到很多游人。早春

  • 魅力宿松盛世新颜

    摘要:我的家乡宿松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新建的跨湖大桥如巨龙卧波,气势恢宏;城郊崭新的高铁站和宽阔的高速公路使出行变得轻松便捷;家附近山坡上矗立起了一座座电塔,纵横交错的电网如智

  • 竹生雅韵好消暑

    摘要:时值八月,酷暑难耐。不免有人会问,在没有降温设备的古代,先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烧烤模式”的呢?其实,古人十分善于用大自然恩赐的一草一木来制作“消暑神器”,比如最常见的竹子。古人消暑,扇为首宠。其起源较早

  • 八月萑苇

    摘要:萑苇,一个有些冷僻的词语,如果不是“七月流火,八月萑苇”的千古吟咏,单看“萑”字,我甚至念不出它的读音。朱熹曾解释道:“萑苇,即蒹葭也。”在本义上,“蒹”是没长穗的荻,即白居易笔下和枫叶一起“秋瑟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路上,感受“小美满”

   期次:第8393期   作者:□孙烨

从家走到幕溪河,沿着幕溪河走一圈,再走回家,一个循环,约六公里,步行一万余步,耗时一个半小时。

在我所在的泾县县城,这是一条非常适合散步、跑步和骑行的小路,无论什么季节,无论早晚,都会遇到很多游人。

早春和深秋,最适合早起散步,因为太阳不会升起得那么早,温度又十分适宜。沉睡了一夜的幕溪河,在鸟儿的鸣叫声中醒来,河面上升腾起氤氲的白雾,随着河水的流动,白雾也在缓慢地飘动,隔着雾看河对面的树林山丘,宛如仙境。

朝霞总是先于太阳出现在天空,越是晴朗的天气,霞光越是绚丽,倒映在河面上,水天幻化成莫奈笔下五彩缤纷的光影,似乎再往前一步,就会走进《印象·日出》里。

初春,幕溪河畔近水的桃花最先盛开。早上的花喝了一夜的露水,都是精神满满,团团簇簇地挤满了枝头。常会见到落入河水的花瓣,顺着水流飘然远去。待到日出林霏开,幕溪河又是另一番景色。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岸边的美人蕉热情地向朝阳问候着早安,隔着花望向河面。

深秋的早晨,行走在这条绿道上,尽管草木已经凋零,但也没有“碧云天、黄叶地”的萧瑟感。树叶上会有一层薄薄的秋霜,如同幕溪河在夜晚精心为它们镀上的银边。秋高气爽,山明水静,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墨色的樟树叶,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呈现出渐变色的树叶,像是有人在随意地涂抹,又小心地避开了清澈的河水。

夏天则适合在日落之后来这里散步。城市里依然是暑热蒸腾,但这里的热气已经被流水带走。这也是游人最多的时节,居住在附近的大爷大妈们,会拿着蒲扇,边走边拍打着蚊虫,大声地聊天。也会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这条路上骑行,大人们在前面悠闲地骑着,孩子则满头大汗地在后面追着。骑完整条路的奖励,可能是一瓶雪碧,也可能是一支雪糕,快乐总是很简单。太阳和月亮似乎也很贪恋幕溪河的夏天,一个舍不得下班,一个又很积极地上班,所以常会在傍晚时看到日月同辉的奇景。河边的草丛里,对岸的树林里,青蛙、蟋蟀和蝉在唱着歌,绵绵不绝于耳。虽然它们各唱各的,混杂在一起毫无章序和节奏,但自然的旋律,总能抚平人们疲惫了一天的心灵。这也许就是夏天的魅力。

再晚一些时,游人渐渐少了,但蝉鸣蛙叫依然热闹,一群萤火虫从草丛里一闪一闪地飞到河面上,幕溪河就成了“星光舞台”。顺着河面望向远方,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这是一条让人身心愉悦的路,无论有多大的压力,多重的心事,走在这条路上,呼吸一口幕溪河赠予的带着青草和泥土芳香的空气,一切都会释然。那早春的花、深秋的叶、夏季的虫鸣萤飞,都在告诉你:生命每天都是旺盛蓬勃的,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纷呈的,只要珍惜当下,每天都会有怡然的景致带给你不同的惊喜,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收集一点一滴小美满,都是幸福的花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