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内河航道涉航建筑物有了地方标准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内河航道涉航建筑物通航标准》(DB34/T4931-2024,以下简称“地标”),将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该地方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对标对表沪苏

  • 我省出台深化集体林改实施方案

    摘要:本报讯9月27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安徽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

  •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推行全程包保服务机制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共同印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省级落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为聚焦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和水

  • 学军事知识迎接国庆节

    摘要:9月27日,在合肥市庐阳区国防知识科普馆,工作人员正在为学生介绍武器装备相关知识。国庆节将至,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日,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橡树湾校区开展“国防教育润童心共筑少年强国梦”国防教育

  • 我省将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徽省总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旨在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动作用。《方案》

  • 虞爱华赴合肥市走访慰问劳模工匠代表

    摘要:本报讯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9月28日上午,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虞爱华在合肥市走访慰问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向全省各条战线的劳模工匠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 如何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期次:第8425期   

新华社北京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七个聚焦”对总目标作了具体展开,明确“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可以从3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目标指向看,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这个总目标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我们推进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都要聚焦于这个总目标、服务于这个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中央全会都对改革作出接续安排,既有改革任务的递进深化,也有对以往理论制度实践成果的整合提升,但不管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怎么深化、怎么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再次亮明我们党领导改革的目标导向,再度宣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决心。

第二,从实现路径看,需要牢牢把握“七个聚焦”分领域有重点地推动改革目标实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总目标引领下统筹部署、分领域推进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向和工作重点,使各领域改革既有总目标引领,又有针对本领域的具体目标指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有利于改革全线作战、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决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七个聚焦”,增加了安全领域,对各领域目标要求也与时俱进作了丰富和完善。比如,经济领域“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治领域“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更加健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领域“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领域“聚焦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安全领域“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党建领域“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出“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些目标要求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既准确领会每个“聚焦”的鲜明指向和丰富内涵,又对照总目标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效应。

第三,从时间安排看,改革目标需要有计划推进、分阶段实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分步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改革总目标同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干,蹄疾步稳、有力有序地推动改革,各个阶段任务如期完成,向着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不断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实践证明,这样的推进方式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改革实际,是富有成效的。《决定》提出到2035 年的目标,这是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相匹配、相衔接的,各领域各方面改革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前进。具体实施上,《决定》以5年为期,按照到 2029 年这个时间段来提出改革任务,就是要稳扎稳打,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落实,积小胜为大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