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内河航道涉航建筑物有了地方标准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内河航道涉航建筑物通航标准》(DB34/T4931-2024,以下简称“地标”),将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该地方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对标对表沪苏

  • 我省出台深化集体林改实施方案

    摘要:本报讯9月27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安徽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

  •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推行全程包保服务机制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共同印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省级落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为聚焦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和水

  • 学军事知识迎接国庆节

    摘要:9月27日,在合肥市庐阳区国防知识科普馆,工作人员正在为学生介绍武器装备相关知识。国庆节将至,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日,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橡树湾校区开展“国防教育润童心共筑少年强国梦”国防教育

  • 我省将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徽省总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旨在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动作用。《方案》

  • 虞爱华赴合肥市走访慰问劳模工匠代表

    摘要:本报讯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9月28日上午,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虞爱华在合肥市走访慰问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向全省各条战线的劳模工匠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 如何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提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出台深化集体林改实施方案

   期次:第8425期   

本报讯 9 月 27 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安徽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全省集体林改再出发、建新功,推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实施方案》聚焦“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改“四问”,明确 8 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集体林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改革,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林权碎片化问题;提升森林经营水平,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有效提高森林质量;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林权管理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发布会上,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拥军介绍,《实施方案》是我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深化林改的重要指导文件,“安徽味”的干货多,“含金量”“含新量”十足,突出亮点体现在“四个多”。

多举措促进集体林业高效经营。在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方面,聚焦“国有+集体”,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实施“百场带千村”行动,全面加强场村合作。在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方面,明确森林经营方案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对经营主体一次性下达5年林木采伐限额且据此审批。在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方面,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对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不超过30立方米的,实行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

多渠道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方面,支持林业大市、林业大县开展公益林分类补偿试点,探索实行差异化林业生态补偿。在加快推进林业碳汇建设方面,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林草碳汇模型及参数,推动碳汇林建设,制定全省林业碳票管理办法。

多方式加大林业产业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积极支持“以竹代塑”,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对企业在自有工业用地上提高容积率的林产品加工类项目,不再增收土地价款。以林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 70%执行。

多元化加强林业金融服务能力。在优化林权信贷服务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开展“党建引领·码上办”涉林贷款、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业务,开发木本油料、毛竹、林下经济等涉林、宜林专属金融产品。在提升森林保险保障能力方面,支持保险机构推行“林长制护林保”,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推广毛竹目标价格、油茶等特色林业保险,试点开发森林和湿地碳汇保险、林业气象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本报记者 刘艳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