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10-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水晶磨坊

    摘要:

  • “迟桂花”

    摘要:入秋以来,一直以晴热天气为主,导致桂花迟迟未开。桂花开迟了,喜讯却早早来了。老家的桂花婶打来电话,说是在国庆节那天嫁姑娘,邀我去喝喜酒。我欣然接受。国庆节当天,淅沥的秋雨浸润着悠悠长长的桂花香,显得更

  • “器当其无”

    摘要: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不少人喜欢赴郊外度假小憩,而野炊也是一大乐事。其中要想生火成功,有一个诀窍,那就是柴禾要架空,如果炉灶内柴禾无缝隙,哪怕塞得再满,也是难以燃旺炉灶的。柴禾留有空隙才能点燃炉灶,这

  • 桃溪印象

    摘要:我与桃溪的渊源,大约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记得有一次,我和堂叔从合肥办事回来,车到桃溪镇内正好是中午时分,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在这里吃饭,尝一尝早已名扬四海的“桃溪瓦罐汤”。堂叔点菜,除了瓦罐汤,还有

  • 探访独秀园

    摘要:头顶着明晃晃的烈日,冒着38℃的高温,我一人从黄山,几经辗转,特意来到安庆市郊的十里铺乡,探访独秀园。独秀园是陈独秀的墓地所在,所处的位置,为丘陵地形,但气势不凡,面积广阔,据说占地有百余亩,四周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器当其无”

   期次:第8432期   作者:□王厚明

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不少人喜欢赴郊外度假小憩,而野炊也是一大乐事。其中要想生火成功,有一个诀窍,那就是柴禾要架空,如果炉灶内柴禾无缝隙,哪怕塞得再满,也是难以燃旺炉灶的。

柴禾留有空隙才能点燃炉灶,这令人想到老子的一句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大意是:用陶土来制作器皿,因为器皿中间是空虚的(当其无),所以它才能有装东西的功用。《淮南子·说山训》中也有“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物莫不因其所有,用其所无”。讲的是鼻子之所以能呼吸,耳朵之所以能听见,都是因为它们空虚的地方在发挥作用。器物之所以能有功用,其价值却是产生于拥有的空间。这大概就是“器当其无”的哲理所在。

在这世上,很多人渴望“有”,却很少人追求“无”。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例如有房、有车、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的,无忧、无病、无虑、无灾。能够“有”而知足知止,在“无”中安身立命,从容自若,才是生命的大智慧,如稻盛和夫所说:“‘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杨绛先生说:“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去奔命,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阑珊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生命的本质并非简单的取舍,而是在“有”与“无”之间寻求一种安放的和谐。只有当我们放低对名利的追求,淡化利益的纠葛,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才能展现出它们的价值。

“器当其无”,也体现在“有我”与“无我”的人生价值中。“有我”无疑是一种责任、使命和担当,在“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奋斗中,对利益、荣誉、功名的正向追求。而“无我”并非佛系遁世,也非消极低沉,更非直接躺平,而是面对烦恼、欲望、执念困扰时,能超脱世俗诱惑,看淡个人得失,不沽名钓誉,不居功自傲,学会宠辱不惊,甘于低调奉献,懂得功成隐退,达到从容豁达的人生境界。

林语堂先生曾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器当其无”所推崇的无,虽然没有形状、没有波澜、没有色彩,但却是对生活的最高敬意。当我们扫除蒙蔽心灵的浮躁,内心世界将会明亮而坦荡。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