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免密支付”不能“免”了安全

    摘要: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5日发布消费提示,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

  • 切实打造农民工素质技能提升“加油站”

    摘要:近日,在中建二局2025年“安康杯”竞赛暨争创青年安全岗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地铁M101线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全新亮相。走进“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学习展板、培训书籍、安全体验设备等陈列

  • 谨防“AI”智能辅诊侵害患者权益

    摘要:随着“AI+医疗”模式的兴起,医生们开始将AI作为辅助诊疗工具,患者也可以通过AI进行初步问诊,这无疑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患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愈发凸显——误诊风险、隐

  • “AI+医生”参诊:别因技术进步稀释人文关怀

    摘要: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行业格局。从辅助诊断到药物研发,从影像分析到个性化治疗,AI凭借其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精准的模式识别技术,成为医疗变革的“加速器”。然而,随着“AI+

  • 禁止“零添加”宣传用语,让食品标签回归真实

    摘要: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一项重要规定明确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一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免密支付”不能“免”了安全

   期次:第8550期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 3 月25 日发布消费提示,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手机“免密支付”功能的便捷性不可否认,但其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面对这些风险,消费者需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例如,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合理的消费限额,定期查看账户交易记录等。但平台和商家作为免密支付功能的提供者,也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首先,平台和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并提供醒目的提示信息。同时,应简化取消操作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其次,应加强支付系统的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防止账户信息被盗取和篡改。对于因平台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的消费者损失,平台和商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免密支付市场的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支付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规范免密支付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平台和商家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有力惩处。同时,要加强支付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使用技巧和风险防范方法。 王铎/图 张西流/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