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山,是宿松县下仓镇九成村一自然村落。村庄外围,一丘坡地绿意葱茏,千余株古老的棠梨树郁郁丛生,因其坐落于长河桥东、黄湖岸北,“棠梨春岸”美名由此得来。
清明时节,日暖风轻。长河大桥建成通车已有数月,该回乡看一看了。约上好友,我驾车奔赴棠梨春岸的春日之约。
“往昔,棠梨春岸不过是鲜有人知的野湖滩涂,百年来,棠梨树悄无声息地在此生长。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文旅新地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玩。”抵达甘家山后,九成村党总支书记杨庆根向我们介绍道。每年三月,古老的棠梨树在春风的抚摸下,挣脱冬日的禁锢,尽情舒展身姿,热烈绽放春色。洁白的棠梨花,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雪蝶,又像缥缈的晨雾,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花香,一团团、一簇簇,勾勒出一幅春日繁花盛景。
棠梨,又名甘棠、杜梨。棠梨春岸,汇聚了千余株百年棠梨古树,姿态万千。有的生长在湖岸边,临水照影;有的扎根于石缝中,倔强生长;有的隐匿在村舍旁,恬静而立。这些古树形态各异,有的主干挺拔似树,有的枝蔓蜿蜒如藤,横七竖八,野蛮生长,看似毫无章法,却在岁月的雕琢下,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料峭寒春晓,棠梨花放早。”行走在棠梨树丛间的彩虹道上,仰望坡岭之间,那一枝枝、一簇簇、一片片奶白色的花朵,如飘浮在空中的云朵,轻盈自在地在头顶缭绕;又似汹涌澎湃的浪花,在花海里翻涌奔腾,将整个丘坡装扮成了花的海洋。微风拂过,花枝轻轻摇曳,花瓣如雪花般簌簌飘落,如梦似幻的花雨美得让人心醉。
棠梨不只是花好看,它的果实、枝叶、根均可入药,具有健胃、消食、止痢、止咳等功效。在过去粮食短缺的岁月里,棠梨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高产的特性,是人们的“救命粮”。
在农家菜馆里,我们品尝凉拌棠梨花。棠梨花蕾经过开水焯烫后,大部分苦涩味都已去除。那些还没绽放的花蕾,微微泛着红,在厨师的精心摆弄下,如同精美的艺术品。放入口中一尝,淡淡的苦涩与脆嫩的口感相互交织,瞬间勾起了我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
其实,我对食用棠梨果的记忆更为深刻。棠梨果形似梨子的“缩小版”,挂在带刺的枝条上。未成熟时,它呈现出灰绿之色,酸涩无比,令人皱眉。入秋后,果实变黑熟透,散发出香甜的气味,口感变得软糯绵密,是孩子们的“宝藏零食”。当年,我们在上学路上经常爬树采摘棠梨果,即便被刺划伤,也乐此不疲。
同行的摄影师感慨道:“我去过许多地方赏花,可棠梨春岸给我的感觉与众不同。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绝美的花海,更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甘家山的千余株棠梨,不仅仅是美景,更是岁月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