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12356”不仅是热线,更是心灵的灯塔

    摘要:5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为民众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当下,心理健康正成为跨越年龄、地域和阶层的健康议题:青少年的抑郁,职场人的焦虑,老年人的孤独……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

  • 职业“上新”,更需培土固根

    摘要: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智技术引领产业变革,从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到高品质生活带动消费新需求,创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竞相推出,

  • 职业“上新”,书写“职业创新”精彩篇章

    摘要:新职业的勃兴,本质是技术革命与需求升级的双重变奏。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业互联网催生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需同时掌握航空动力学与数据建模技术,让物流配送突破地理限制;在消费领域,睡眠健康管理师整合心理学、

  • 就业歧视莫再成实现公平就业“拦路虎”

    摘要:“只限35岁以下”“不招已婚未育女性”“第一学历是‘双非’,很多面试机会都没了……”连日来,《工人日报》报道了当前存在的各类就业歧视现象,引发关注和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就业形态的不断发展,

  • “职工说事”制度: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摘要:夜幕中,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的227路夜间公交专线准时发车,串联起18个职工聚居区。这条由职工诉求催生的“暖心线路”,正是宁海县“职工说事”制度成效的缩影。这项由工会牵头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通过机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上新”,书写“职业创新”精彩篇章

   期次:第8578期   作者:□关育兵

新职业的勃兴,本质是技术革命与需求升级的双重变奏。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业互联网催生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需同时掌握航空动力学与数据建模技术,让物流配送突破地理限制;在消费领域,睡眠健康管理师整合心理学、营养学知识,为都市人群定制个性化助眠方案。这种“技术+人文”的融合趋势,打破了传统职业的固有边界,折射出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将有 3.75 亿劳动者因技术变革而转换新职业,中国新职业发展正走在主动适应这一趋势的前列。

职业版图的更新,蕴含着远超就业扩容的战略价值。在供给端,电子电路设计师加速芯片国产化进程,推动高端制造业摆脱技术依赖;在需求端,服务犬驯养师填补特殊群体服务空白,彰显社会文明温度。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职业正在重塑人才评价体系。从现实来看,持有“数字营销师”“跨境电商运营师”等新职业认证的求职者,薪资溢价更高,这不仅打破了“唯学历论”的用人惯性,更推动形成“技能即价值”的就业文化。

但新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某头部招聘网站调研显示,人才与“技能不匹配”问题在新职业人才中更加明显,从业者缺乏职业发展路径指引的现象同样存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为例,因行业标准缺位,企业招聘时往往陷入“需求模糊——培训成本高—人才流失快”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新职业从业者社保参保率低,职业伤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亟待进一步完善。

释放新职业价值,需构建“标准筑基、教育赋能、保障护航”的生态体系。在标准建设上,应建立“动态响应+国际对标”机制,参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由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头部企业,制定覆盖知识体系、技能等级、认证流程的全链条标准。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需打破学科壁垒,如清华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法学”交叉专业,既培养技术能力,又强化伦理意识;职业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推行“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学生进企实训”模式。在制度保障上,可建立“弹性社保+职业伤害专项保险”制度,探索平台经济从业者权益保障的“中国方案”。

职业工种的“上新”,既是时代发展的选择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唯有以标准为尺校准发展方向,以教育为笔绘就人才蓝图,以保障为盾筑牢发展根基,方能让新职业真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劲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更多“职业创新”的精彩篇章。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