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12356”不仅是热线,更是心灵的灯塔

    摘要:5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为民众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当下,心理健康正成为跨越年龄、地域和阶层的健康议题:青少年的抑郁,职场人的焦虑,老年人的孤独……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

  • 职业“上新”,更需培土固根

    摘要: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智技术引领产业变革,从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到高品质生活带动消费新需求,创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竞相推出,

  • 职业“上新”,书写“职业创新”精彩篇章

    摘要:新职业的勃兴,本质是技术革命与需求升级的双重变奏。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业互联网催生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需同时掌握航空动力学与数据建模技术,让物流配送突破地理限制;在消费领域,睡眠健康管理师整合心理学、

  • 就业歧视莫再成实现公平就业“拦路虎”

    摘要:“只限35岁以下”“不招已婚未育女性”“第一学历是‘双非’,很多面试机会都没了……”连日来,《工人日报》报道了当前存在的各类就业歧视现象,引发关注和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就业形态的不断发展,

  • “职工说事”制度: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摘要:夜幕中,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的227路夜间公交专线准时发车,串联起18个职工聚居区。这条由职工诉求催生的“暖心线路”,正是宁海县“职工说事”制度成效的缩影。这项由工会牵头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通过机制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上新”,更需培土固根

   期次:第8578期   作者:□王小梅

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智技术引领产业变革,从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到高品质生活带动消费新需求,创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竞相推出,各种岗位更替明显加速。

此次人社部公示的这些新职业、新工种,就像一面镜子,清晰映射出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同时也为劳动者就业开辟了新赛道,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选择。比如,24岁的无人机飞行工程师陆子祥为“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提供飞行服务,新职业让他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新职业、新工种“入编”,也提振了从业者信心。

面对以往一些新兴岗位的从业者,总感觉自己像“散兵游勇”,缺乏职业归属感。如今,随着职业、工种的“上新”,他们有了“正规军”的身份,职业发展前景更加明朗。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新职业、新工种虽将面临“入编”,但仍处在野蛮生长阶段。一方面,社会认可度不高,由于新职业培训不充分、不规范,培训市场乱象丛生,导致新职业存在被“污名化”的隐忧。另一方面,职业标准不清,存在入行门槛不一、岗位要求差异过大等问题。以用户增长运营师为例,不同企业对该岗位的学历要求、工作内容要求大相径庭。同时,专精化人才缺口大,比如养老服务领域,不仅养老护理员存在缺口,养老社工、健康管理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也不足。

新职业、新工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系统化建设。首先,应加强产教融合。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助力职业教育革新,院校要根据产业缺口和社会需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其次,职能部门要确立职业标准,并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增强新职业的“知名度”,并助力新职业人才明确成长路径。最后,要完善配套制度,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就业招聘渠道、社会保险制度等,让新职业岗位更具吸引力。

总之,职业“上新”固然是好事,但要让这些新职业、新工种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还需各方在标准化、系统化建设和专业培养方面精准施策,营造新型职业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既让新职业真正成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助推器”,也助力更多年轻人寻找自己的职业新路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