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堂食和外卖“双标”实为“舌尖上的欺骗”

    摘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外卖已成为许多人饮食消费的重要方式。然而,堂食与外卖“双标”现象的频繁曝光,如同一面照妖镜,折射出餐饮行业中存在的诚信危机。当消费者发现同一家餐厅的堂食与外卖在食材质量、分量、包

  • 外卖不该是“二等餐”

    摘要:同一家店,外卖和堂食区别对待,正是“双标”最直观的体现。消费者花同样的钱点单,买的同款食物,却被调包成“将就版”快餐。将消费者人为划分为“堂食贵宾”与“外卖过客”的做法,显然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基本准则。

  • “临时工”的劳动权益不能“缺斤少两”

    摘要: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按天计算,干一天有一天的工资,劳动工具自备,不想干了可以随时离场……这样的情形下,劳动者与用人方能否构成劳动关系?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样一起劳动争议案作出

  • 假证“咨询”,真伤少年心

    摘要: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厨师,交钱参加短期社会培训,注册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借来两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加入行业协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时薪1200元的“心理咨询师”。这是发生在上海的一起真实事件

  • 夜市摆摊招人才,城市烟火里升腾就业热浪

    摘要:近日,珠海市前山街道“香山人才招聘夜市”系列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在玖洲道购物公园举行。此次招聘活动打破传统,将招聘会时间从白天改到夜间,场地从会场搬到闹市商业圈,并且每月常态化举办,为高校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市摆摊招人才,城市烟火里升腾就业热浪

   期次:第8627期   作者:□刘纯银

近日,珠海市前山街道“香山人才招聘夜市”系列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在玖洲道购物公园举行。此次招聘活动打破传统,将招聘会时间从白天改到夜间,场地从会场搬到闹市商业圈,并且每月常态化举办,为高校毕业生送上别开生面的就业服务盛宴。

当招聘会遇上夜市,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此次珠海前山街道的“香山人才招聘夜市”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不仅让500家企业提供近 4000 个岗位,更让 6000 余人次求职者在逛吃逛玩中轻松找工作,最终达成就业意向超 1000 人。这种将求职场景嵌入城市烟火气的尝试,恰如一股清流,刷新着传统招聘模式的刻板印象。

将招聘时间调整到晚上6-9点的黄金时段,选址在商业综合体,这种“错峰求职”模式让找工作不再是一件需要正襟危坐的严肃事,而成为都市夜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一位参与活动的毕业生说:“边吃小吃边投简历,和 HR 聊天像朋友唠嗑,紧张感少了一大半。”

这种“烟火气招聘”背后,是公共就业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传统的招聘会往往强调仪式感,却无形中筑起了心理门槛。据智联招聘调查显示,63%的95后求职者更看重企业的文化氛围而非薪资待遇。香洲区人社局深谙此道,在夜市中融入职场形象指导、非遗体验等环节,把冰冷的岗位对接变成了有温度的人际交流。这种转变正如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所言“就业服务不仅要解决‘饭碗问题’,更要解决‘情感需求’。”

夜市经济的就业潜力更值得深入挖掘。珠海的做法巧妙地将就业服务与夜市经济嫁接,形成了“人才流-商业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一家参与企业的HR算了一笔账:“在商圈招聘,省去场地费还能提升企业曝光度,求职者质量反而更高”。这种多方共赢的模式,为各地破解“用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当然,要让“烟火气招聘”持续发热,还需更多精细化管理。可以借鉴杭州“职场咖啡吧”的经验,建立人才数据库实现精准匹配;学习成都“人才驿站”做法,为异地求职者提供短期住宿;参考苏州“技能夜市”模式,增设现场技能展示环节。这些升级版服务,能让夜市招聘从“一时热闹”变为“长效引擎”。

华灯初上时,求职者的笑脸与霓虹灯交相辉映,构成了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珠海“人才夜市”的启示在于:就业服务不必总是正装出席,它可以穿着休闲装、手捧奶茶,在烟火气中完成人生的重要对接。当更多城市学会用市井温度软化就业硬度,我们离“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的愿景就更近了一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