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堂食和外卖“双标”实为“舌尖上的欺骗”

    摘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外卖已成为许多人饮食消费的重要方式。然而,堂食与外卖“双标”现象的频繁曝光,如同一面照妖镜,折射出餐饮行业中存在的诚信危机。当消费者发现同一家餐厅的堂食与外卖在食材质量、分量、包

  • 外卖不该是“二等餐”

    摘要:同一家店,外卖和堂食区别对待,正是“双标”最直观的体现。消费者花同样的钱点单,买的同款食物,却被调包成“将就版”快餐。将消费者人为划分为“堂食贵宾”与“外卖过客”的做法,显然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基本准则。

  • “临时工”的劳动权益不能“缺斤少两”

    摘要: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按天计算,干一天有一天的工资,劳动工具自备,不想干了可以随时离场……这样的情形下,劳动者与用人方能否构成劳动关系?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样一起劳动争议案作出

  • 假证“咨询”,真伤少年心

    摘要: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厨师,交钱参加短期社会培训,注册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借来两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加入行业协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时薪1200元的“心理咨询师”。这是发生在上海的一起真实事件

  • 夜市摆摊招人才,城市烟火里升腾就业热浪

    摘要:近日,珠海市前山街道“香山人才招聘夜市”系列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在玖洲道购物公园举行。此次招聘活动打破传统,将招聘会时间从白天改到夜间,场地从会场搬到闹市商业圈,并且每月常态化举办,为高校毕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证“咨询”,真伤少年心

   期次:第8627期   

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厨师,交钱参加短期社会培训,注册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借来两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加入行业协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时薪 1200 元的“心理咨询师”。这是发生在上海的一起真实事件。冒牌心理咨询师孙某某打着“20年以上咨询经验”的幌子,号称能为青春期青少年解开心结,帮助中高考提分30分至60分。

心理咨询行业的乱象,本质是“准入失守”与“监管缺位”共同作用的结果。规范行业不能只靠事后惩戒,更需建立预防性机制。从制度层面看,对涉未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应该单列标准:从业人员不仅要通过专业能力审核,还需接受品德审查与心理评估;机构必须公示服务流程,将“禁止身体接触”“家长适度参与”列为刚性条款。

对家长而言,破除信息差是关键。真正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从不会承诺“包治百病”,但一定会有清晰的“知情同意”环节——与家长共同制定方案,明确可量化的进展指标。选择咨询师时,与其看“头衔榜单”,不如关注三个核心:针对青少年的受训经历、累计咨询小时数、持续接受督导的记录。这些“硬指标”,比任何宣传都更能说明专业度。

专业的心理咨询,应当是“明灯引路”而非“盲人摸象”。它需要咨询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对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理解;既懂得保护隐私,又能守住职业边界。当行业把“专业”当作底线而非卖点,当监管让“靠谱”成为常态而非幸运,才能避免“厨师变咨询师”的荒诞,让真正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找到能照亮心灵的那束光。王铎/图 关育兵/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