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六安市探索“访企送检”环保帮扶模式

    摘要:本报讯六安市扎实推进民生领域问题小切口专项整治,创新开展“亲情有约我帮您检”环保帮扶模式,截至目前,已为170余家企业开展上门环保体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01个。建立完善机制,做到“企有所呼我

  • 铜陵:“工业小镇”崛起城乡融合发展

    摘要:8月4日,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工业小镇”道路纵横交错,现代化标准厂房鳞次栉比。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聚焦“产业强镇、服务兴镇、生态立镇”,将境内“工业小镇”打造成为企业投资热土和产业工人幸福家园。

  • 淮北矿业集团上半年绿电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

    摘要:8月4日,在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东风井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光伏板下方,电表不断跳涨的数字记录着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量。“5月14日,芦岭矿东风井0.8兆瓦

  • 肥西县多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肥西县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本导向,聚焦基金安全、服务效能、兜底保障和数字转型四大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 金寨县深化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摘要:本报讯金寨县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创新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助力县域旅游产业跑出“加速度”。2025年,该县荣登“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百强县”第30位、“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

  • 马鞍山市三部门协同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摘要:本报讯为落实“四个融合”工作部署,马鞍山市打破部门壁垒,创新建立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三部门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构建六大工作机制、聚焦十项重点任务,形成部门协同、政策集成、资源整合的工作新格局,

  • 合肥:政府“搭桥”,这些新技术走向市场

    摘要:新产品如何打开市场,在应用场景中落地?这曾是困扰合肥高新区一家科技企业的难题。成立于2023年7月的合肥中科知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果赋权企业,核心技术源于中国科大智能感知实验室。“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寨县深化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期次:第8636期   

本报讯 金寨县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创新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助力县域旅游产业跑出“加速度”。2025年,该县荣登“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百强县”第30位、“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强县”第58位。

红旅融合。精心设计“将军县里寻初心”红色研学线路和课程,建成六安瓜片非遗传承体验中心,联动红色教育与茶事体验,年接待游客超 210万人次。创新性打造全省首部红色沉浸式戏剧《立夏》,成功入选“安徽省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和“皖美消费新场景优秀场景”。

茶旅融合。打造集茶叶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大湾茶旅融合示范点、青山抱儿山生态茶园、古碑留坪爱情湾茶园等景点,其中,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被誉为“中国最美茶园”。培育“润一茶咖”和“TC·铁冲Coffee”等网红打卡地,延伸产业链条,茶旅 IP 影响力持续提升。

康旅融合。大力开发生态观光、康养度假等旅游产品,现有省级旅游度假区 1 个、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7个、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3个。吴家店温泉养生游、茶旅融合乡村度假游、莲花山滑雪场运动康养游等产品受到市场青睐。2025年雪季莲花山滑雪场共接待游客 8 万余人次,创综合收入3300余万元。

交旅融合。斥资 16 亿元打造 800 里“中国红岭公路”,串联 14 处“红绿蓝”核心资源,形成全域旅游大环线,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交旅融合典型案例及首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2024 年带动沿线民宿收入2000 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1050 万元,成为富民增收的“金腰带”。

体旅融合。创新开展“跟着赛事游金寨”主题系列活动,每年举办10余场规模赛事,城市活力持续提升。2024 年,因赛事活动走进金寨约 4 万人次,直接拉动旅游消费近 600 万元,间接带动旅游消费超2000万元。

(闻缕)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