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六安市探索“访企送检”环保帮扶模式

    摘要:本报讯六安市扎实推进民生领域问题小切口专项整治,创新开展“亲情有约我帮您检”环保帮扶模式,截至目前,已为170余家企业开展上门环保体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01个。建立完善机制,做到“企有所呼我

  • 铜陵:“工业小镇”崛起城乡融合发展

    摘要:8月4日,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工业小镇”道路纵横交错,现代化标准厂房鳞次栉比。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聚焦“产业强镇、服务兴镇、生态立镇”,将境内“工业小镇”打造成为企业投资热土和产业工人幸福家园。

  • 淮北矿业集团上半年绿电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

    摘要:8月4日,在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东风井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光伏板下方,电表不断跳涨的数字记录着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量。“5月14日,芦岭矿东风井0.8兆瓦

  • 肥西县多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肥西县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本导向,聚焦基金安全、服务效能、兜底保障和数字转型四大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 金寨县深化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摘要:本报讯金寨县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创新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助力县域旅游产业跑出“加速度”。2025年,该县荣登“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百强县”第30位、“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

  • 马鞍山市三部门协同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摘要:本报讯为落实“四个融合”工作部署,马鞍山市打破部门壁垒,创新建立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三部门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构建六大工作机制、聚焦十项重点任务,形成部门协同、政策集成、资源整合的工作新格局,

  • 合肥:政府“搭桥”,这些新技术走向市场

    摘要:新产品如何打开市场,在应用场景中落地?这曾是困扰合肥高新区一家科技企业的难题。成立于2023年7月的合肥中科知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果赋权企业,核心技术源于中国科大智能感知实验室。“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北矿业集团上半年绿电发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

   期次:第8636期   

8月4日,在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东风井场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蓝色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光伏板下方,电表不断跳涨的数字记录着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量。“5月14日,芦岭矿东风井0.8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提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淮北矿业集团电力分公司芦岭瓦斯电站站长马峰介绍,该项目共安装光伏组件1572块,逆变器3台,采取自发自用的模式,预计每年可为芦岭矿提供94万千瓦时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4吨。

今年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绿电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抓早抓实光伏项目,淮北选煤厂、芦岭东风井、雷鸣科化等四个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均超预期提前完成。精准有力抓住瓦斯气源,将芦岭瓦斯电站扩建项目作为核心任务,较计划时间提前一个月,实现4台扩建1000千瓦机组具备并网运行条件。全力推进风电项目,烈山区东部风电场项目、乡村振兴风电项目进入核准阶段,杜集区中部风电场项目进入建设规模报批阶段,烈山区中部风电场项目、泗县风电项目已完成合资公司工商注册,正开展土地预审前期工作。

据统计,截至6月底,该集团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24个,集中式光伏项目 3 个,另有 1 个光伏储能项目在建。1 至 6 月份,累计实现绿电发电量2.06亿千瓦时,其中,瓦斯发电量1.02亿千瓦时,光伏发电量1.04亿千瓦时。

(盛束齐)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