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党和国家,还记得我这个老兵……”近日,在滁州市来安县三城镇一间民居里,96岁的抗战老兵陈光颤抖着抚摸胸前的纪念章,眼眶泛红。这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章,跨越数千公里,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辗转到滁州,在老人胸前绽放出荣光,也映照着一场跨越千里的温情守护。
4000公里的托付
这枚勋章的旅程,始于数千里之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此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梳理抗战老兵信息时,发现居住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陈光老人符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章发放条件。但两地相隔4000 公里,若从新疆专程送章,不仅耗时费力,还不能第一时间将纪念章送到老人手上。
“不如委托滁州本地的服务中心,让关怀更快抵达!”经过沟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向滁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发来委托函,详细说明老人的身份信息和纪念章发放要求。
接到委托后,滁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第一时间核实老人住址、健康状况,并协调来安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前对接,最终敲定 8 月 27 日的走访慰问行程。
“这不是简单的‘代跑腿’,而是两地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双向奔赴’。”滁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从接到委托到完成慰问,全程用时很短,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怠慢,“因为我们知道,这枚勋章承载的是国家对老兵的尊崇,是跨越千里的牵挂。”
跨越山海的守护
8月27日上午,滁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慰问组轻轻叩开了陈光老人的家门。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烫金的纪念章佩戴在老人胸前时,时光仿佛在此刻定格。96 岁的陈光缓缓挺直脊背,布满皱纹的手反复摩挲着勋章,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泛起泪光。
慰问组围坐在老人身边,听他断断续续讲述烽火岁月。从青年参军奔赴抗日前线,到辗转多地保家卫国,每一个片段都凝结着老一辈革命者的热血与坚守。
慰问组还为老人送上慰问金,详细询问他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叮嘱家属有困难及时联系,让“家人”的关怀温暖到心坎里。
“只要老兵有需要,无论相隔多远,我们都会搭起‘连心桥’。”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跨区域服务机制,让更多像陈光这样的老兵,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愈发闪亮。(任海怡 李若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