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0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狱中歌本》见证红色青春

    摘要:这本上饶集中营的《狱中歌本》,是我曾经当过新四军女战士的外婆冯云精心珍藏70多年的革命文物。上饶集中营纪念馆的展板上有外婆的简介:冯云(1916.8.15——2020.10.14),女,曾用名顾新、冯

  • 花名册上的山河

    摘要:开学首日,点名是惯例。我翻开那微卷的纸页,油墨与旧纸的酸气交织,这是九月独有的气息。“陈荇。”我唤道。第三排,细瘦女生应声而起,“到”声轻落,睫毛如风中叶脉般轻颤。这名字源自《诗经》“参差荇菜”,父母

  • 人生的“定海神针”

    摘要:小时候听《西游记》,最羡慕孙悟空那根能长能短、能粗能细的金箍棒。大闹天宫时它威风凛凛,通天河中又化作擎天柱镇住汹涌河水,护唐僧师徒安然渡河。后来才明白,这“定海神针”并非神话专属,每个人的人生中,其实

  • 九三大阅兵:铭记与奋进的激昂交响

    摘要: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宛如一座横跨时空的不朽丰碑,庄严肃穆地矗立着,它承载着往昔的烽火硝烟与今日的辉煌荣耀。这一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在此震撼

放大 缩小 默认

《狱中歌本》见证红色青春

   期次:第8659期   作者:□江春

这本上饶集中营的《狱中歌本》,是我曾经当过新四军女战士的外婆冯云精心珍藏 70 多年的革命文物。上饶集中营纪念馆的展板上有外婆的简介:冯云(1916.8.15——2020.10.14),女,曾用名顾新、冯秉,浙江海盐澉浦镇人,城市贫民出身,初中文化。1938年1月入党,1939 年赴皖参加新四军,历经何家湾战斗、皖南事变等。1983 年离休,2020 年与伉俪汪奇合葬于安徽黟县历下村口,还曾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我常听外婆讲述她们新四军女战友的激情岁月和《狱中歌本》的红色故事。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外婆和几位新四军女战友在上饶集中营监狱留下的革命文物,虽历尽沧桑,却完好如初。

歌本呈长方形,长 14.5 厘米,宽 11 厘米,厚 2 厘米,布面硬壳“精”装,封面、封底有彩色图案。内容共160页,除目录和音乐知识外,还有 63 首歌曲。笔迹不一、颜色多样,却清晰工整,许多歌谱小节竖线笔直。抄录的歌曲多为激发斗志、期盼自由、充满希望的进步歌曲,如《码头工人歌》《黄河大合唱》等,还有几首用英文抄写的外国歌曲。封面“日出”画面中,太阳跃出海面,光芒四射,帆船破浪前行,鸟儿自由翱翔;封底“月夜”画面里,月亮正圆,鸟儿望月遐思,鼓舞人心,引人奋进。

《狱中歌本》的制作和抄歌由沈锐奶奶负责。沈锐和外婆在皖南事变前都在云岭新四军总部3支队政治部从事民运工作,沈锐是 5 团民运小组组长。皖南事变被俘后,她们被押解到上饶集中营,后迁徙至福建崇安老鼠排,《狱中歌本》便诞生于此。

这群被俘女新四军战士大多20岁左右,虽身陷囹圄,但心向自由。在狱中临时党支部领导下,她们团结一致与敌人斗争。“抄歌”倡议一提出,便得到全牢房战友赞同。

从海外奔赴新四军的华侨女战士许可、钟时拿出汇款,做通监狱司务长工作,买来毛边纸,用菜刀裁成歌本内芯。封底、封面的硬纸壳用监狱医务所丢弃的上海产“星牌食盐水”盒子制成,蒙面白布托司务长买来“补衣服”,黏合剂用稀饭。彩色图案用废弃牙刷蘸墨水等在竹片上刮弹到挖空的图案纸模上而成,黑色墨水用墨锭磨成墨汁灌在空香脂盒的棉花团上,蓝色墨水从监狱办公室“偷”来,红色“墨水”是监狱医务所的红汞药水。抄歌用的“钢笔”用子弹壳磨成笔尖,绑在小木棍上做成蘸水笔,蘸香脂盒里的墨浸棉花团吸墨,写不了两字就要蘸一次。狱中没有写字台,她们只能在繁重苦役之余,躲过看守,趴在牢房大通铺上,借助昏暗光线抄写。

《狱中歌本》中的63首歌曲,大多由女新四军战士凭记忆默写出来,记不全曲谱的就只抄歌词。抄歌时,虽不能放声歌唱,但心底的歌唱让她们走进回忆,通过传阅、默唱等方式互相激励斗志。她们还抄写音乐知识和“歌咏队指挥知识”,为逃脱牢笼后投入新战斗做准备。地火奔突,牢房“歌唱”,《狱中歌本》见证了她们的红色青春和“铁的新四军”百折不挠、革命必胜的精神。

外婆在福建崇安狱中因顽强斗争被关两次禁闭后逃脱,来到“赤石暴动”所在地的赤 石 小 学 边 任 教 边 寻 找 组织。在她逃脱的女战友纪培陵留给她的一件旗袍里,除了短信,还有这本《狱中歌本》。外婆热泪盈眶,发誓用生命保存它直到胜利。

此后,《狱中歌本》一直陪伴着外婆,融入她的生命。虽战友天南海北难聚首,但翻开歌本,外婆就仿佛握住了战友的手;虽许多战友已不在人世,但翻开歌本,外婆就仿佛又见到了她们的音容笑貌,走进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唱起了青春战歌。

2018年,外婆毅然决定,亲手将《狱中歌本》交由沈锐的女儿转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了却了人生最后的心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