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城市治理当有“边角料”里见真章的智慧

    摘要:据有关媒体报道,合肥市近年来创新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便民停车场,累计新增停车泊位约6.4万余个,不仅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更探索出一条集约高效的城市空间治理新路径。这看似微小的“边角料”革新,实则映照

  • “急救骑士”亟须制度“护驾”

    摘要:当救护车的鸣笛声,被红绿灯阻隔在拥堵的车流中,当急救人员因距离而无法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时,一种新型的城市救援模式,正在悄然兴起——“急救骑士”。这一创新构想,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基于外卖骑手独特优势,与现

  • 须给“急救骑士”披上保障“盔甲”

    摘要:外卖骑手参与急救,是城市应急体系的创新探索,也是社会文明的生动写照。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路况、响应迅速,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成为“黄金救援时间”的重要力量。从协助急救心脏骤停患者、救助交通

  • “租房新规”让更多人的安居梦想照进现实

    摘要: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这部法规的落地,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无数为房租发愁、为权益担忧的租房者看到了希望,也让更多人有机会共享政策红利,实现“

  • “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是多赢之举

    摘要:近日,在芜湖市繁昌区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实训基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模拟训练。近年来,该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设特色课程。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须给“急救骑士”披上保障“盔甲”

   期次:第8670期   作者:□舒爱民

外卖骑手参与急救,是城市应急体系的创新探索,也是社会文明的生动写照。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路况、响应迅速,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成为“黄金救援时间”的重要力量。从协助急救心脏骤停患者、救助交通事故伤者,到参与火灾扑救、抗洪抢险等,骑手们的善举不仅挽救了生命,也传递了正能量。然而,这种自发善举若缺乏制度保障,终将难以为继。装备资金短缺让急救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法律风险与订单延误的顾虑让骑手“心有余而力不足”,人员流动与协调机制的欠缺更让队伍难以形成战斗力。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为“急救骑士”披上保障“盔甲”,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首先,立法保障是“盔甲”的核心。当前,骑手在参与急救时面临法律责任的模糊地带:若救助不当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订单延误又可能面临平台处罚。亟须通过立法明确“好人免责”条款,建立急救行为与订单考核的“豁免机制”。可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好人法”精神,细化骑手在紧急救援中的责任豁免范围,同时推动平台制定配套规则,将参与急救视为“特殊贡献”,免除因延误产生的处罚,并给予适当奖励。此外,将骑手纳入城市应急救援志愿者体系,给予其法律身份与权益保障,增强其归属感与责任感。

其次,资金支持是“盔甲”的基础。急救装备、培训费用、保险保障等都需要持续投入。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外卖骑士急救队”建设;平台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从佣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装备配置与培训补贴;社会组织也可通过公益众筹、企业捐赠等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应为骑手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与急救责任险,降低其参与急救的风险成本。

平台协同与机制优化是“盔甲”的关键。外卖平台需优化算法系统,在派单时考虑骑手的急救任务,合理调整配送路线与时间;建立“一键报备”功能,让骑手在参与急救时能快速通知平台,避免因系统误判而受罚。此外,推动建立“骑手急救信息平台”,与120急救系统、城市应急指挥中心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快速调度,提升救援效率,并通过定期培训与演练,提升骑手的急救技能与实战能力,使其从“配送员”转变为“专业急救员”。

最后,社会认可与荣誉激励是“盔甲”的灵魂。通过媒体宣传、表彰奖励等方式,弘扬骑手的善行义举,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在社区、商圈等场所设置“急救骑士”宣传栏,让其成为城市的“流动正能量”。同时,鼓励商家、市民对参与急救的骑手给予理解与支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给“急救骑士”披上保障“盔甲”,不仅是对个体善举的呵护,更是对城市应急体系的有益补充。当法律为勇气护航、资金为行动赋能、平台为效率助力、社会为善意点赞,“急救骑士”必将更从容地驰骋在城市的生命线上,让每一份温暖都能抵达,让每一份责任都有回响。这不仅是外卖行业的进步,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升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