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桐城市财政局积极履行职能,打好资金保障、政策引导、多元供给的“组合拳”,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托举老年人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强化基本保障。始终坚持将养老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重点保障范围,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安排各类养老服务专项资金 1352.4 万元,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严格落实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发放高龄津贴资金 604.7 万元,惠及全市 2.5 万名老年人,确保惠民政策精准直达。持续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提质升级,投入资金 20 万元用于公建公营养老机构运营能力提升,重点改善消防设施、照护型床位和公共区域适老化条件,有效提升集中供养能力和安全服务水平。
引导多元投入。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助、以奖代补、运营补贴等多种政策工具,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根据实际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数及轻、中、重度程度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元、400元和600元的运营补贴。近年来,已成功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近3.5亿元,新增养老床位928张,社会化养老机构达7家,有效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聚焦居家社区。重点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资金622万元,建成170个镇(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和一批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依托站点广泛开展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深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新建社区老年食堂及农村助餐点 89 个,建成村级养老服务站155个。利用上级资金842.5万元,为65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助浴、助洁等上门服务2万人次,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心。
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对符合条件的按标准给予补助。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干预、康复指导、急诊联络等一站式医养服务,目前已覆盖全部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累计惠及老年人1270余名。(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