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安庆市迎江区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在机制创新、司法协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化执法司法共治,构建起“源头预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共绘美丽长江新画卷。
环资法庭“三审合一”,司法审判守护长江岸线。迎江区积极融入全市人民法院“江山湖市 宜城五环”环境资源审判格局,聚焦长江大保护,率先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法庭,集中管辖长航公安安庆分局侦办的环资类刑事案件及辖区内所有环境资源案件。选优配强专业化审判队伍,实行“三审合一”模式,统筹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实现“惩治违法”与“生态修复”双效合一。近三年,环资法庭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55件,审结152件,判赔生态补偿金703万元,开展补种复绿、增殖放流10余次,增殖放流鱼苗1400余万尾,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跨区域联防联控,破解“上游污染下游治”困局。针对流域治理“分段管理、责任不清”的痛点,迎江区与池州市东至县签订《“拥江合作”生态环境领域联防联控备忘录》、与铜陵市枞阳县签订《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联合监测、协同处置”机制。就深化联防联控合作、推动共治共享、建立互助网络等关键方面达成共识,并明确组建跨区域联合执法队,定期开展水质巡查、污染源排查,旨在凝聚工作合力,高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跨界区域突发污染事故等。
科技赋能严格执法,织密水环境防护网。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聚焦辖区水环境治理难点,迎江区构建“智慧监管+铁腕执法”模式。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原则,完成 163 个排口的现场踏勘溯源、128 个排口水质取样检测、检测数据上传、分类整治等工作。利用无人机巡查、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流域、工业园区实施动态监控,对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行为“零容忍”。近三年,累计查处涉水环境违法案件 4 起,罚款金额超 43 万元,成功磋商涉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6万余元。(晟焕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