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天长市:“小小仪器仪表”撬动近千亿级产业链

    摘要:在安徽的“东大门”天长市,仪器仪表这一“工业眼睛”,已从昔日的零散作坊,发展壮大为产值近800亿元的产业集群,掌控全国60%压力表市场,产品覆盖从高铁轴承监测到核电压力传感的高端制造全领域,撑起地方经

  • 淮南:推进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试点

    摘要:秋日的淮南寿县炎刘镇,层林尽染。在炎刘村苗木种植培育基地内,微风拂过树梢,枝叶沙沙作响,不时见到身影在林间穿梭劳作——这片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的林地,如今通过收益权量化改革,正逐步成为村民手中的“绿色存折

  • 文物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近日,在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云寺塔与周边景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秋日画卷。近年来,安庆市岳西县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耕文化建设,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乡村发展、旅

  • 明光市多链融合激活凹凸棒基产业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明光市以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等深度融合,省级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连续三年在建设成效评估中位居前列。用好特色资源。依托凹凸棒基新材

  • 六安市多措并举推进质量强基赋能工程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推进质量强基赋能工程,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引领,构建高效协同机制。六安市局提请市政府出台《六安市贯彻落实质量强省工作部署推进质量强市建设2025年重

  • 合肥市探索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共享实验室”试点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合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7家,布局覆盖“6+5+X”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支服务全市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为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合肥市科技局积极探索开展“共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光市多链融合激活凹凸棒基产业

   期次:第8679期   

本报讯 近年来,明光市以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等深度融合,省级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连续三年在建设成效评估中位居前列。

用好特色资源。依托凹凸棒基新材料特色产业资源,组建安徽省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企业与 30 余家大院大所深化产学政研用合作,校企联合获批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 1 个、省科技进步奖 2 项。2024年该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 4 家,同比分别增长15.0%、76.2%、300%;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两年稳居全省 59 个县(市)前10名。

加大资金支持。结合产业特点和重点发展任务,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设立产业基金30亿元,投资人才项目18个。先后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人才科技成果交流大会等主题活动,助力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累计争取天使基金 3300 万元,发放“人才贷”9113.8万元,目前共培育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人才企业20余家。

强化人才支撑。立足产业需求,实施“项目引才、人才带项目”模式,主动对接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开展产业链分析研究,共建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新入选国家引才计划 2人,位居全省县域第一,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2家。与上海交大合作建立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吸纳高层次人才 10 名,开展研发及小试中试项目 10 个,其中上海交大教授成果转化的企业双峰新材料项目落地投产。(晟束齐)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