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初垂,华灯点亮。在江苏省南通市江海职工学校崇川区秦灶街道“芯”工夜校里,传来的不是机器的轰鸣,而是动感十足的音乐与充满活力的节拍。数十名职工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踏着律动,挥洒汗水,一堂酣畅淋漓的有氧健身课正在火热进行。这跃动的一幕,正是崇川区总工会“职耀濠滨·匠心学院”品牌下,“兴趣大学堂”持续为职工幸福生活“增温添彩”的生动缩影。
从“工作圈”到“生活圈”,工会服务精准触达
如何让职工在辛勤工作之余,拥有更健康的身心、更丰富的业余生活?崇川区总工会以“兴趣大学堂”给出了响亮回答。作为与“思政大课堂”“技能大讲堂”协同并进的三大赋能体系之一,“兴趣大学堂”精准聚焦职工对“生活有温度”的深切期盼,致力于将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服务直接配送到职工身边。
自启动以来,“兴趣大学堂”已在崇川大地同步开设 4 期课程,形成了涵盖健身、摄影、书法、养生等多领域的“兴趣课程矩阵”。它成功打破了传统工会活动的时空限制,将服务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让广大职工在“八小时之外”找到了放松身心、发展爱好、结交同好的新天地。
“芯”工夜校为奋斗者“充电赋能”
秦灶街道“芯”工夜校的这堂有氧健身课,是“兴趣大学堂”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的典范。课程不仅配备了专业师资,确保锻炼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更营造了轻松愉快的集体氛围。在这里,白天奋战在生产线、操作室的产业工人们,卸下疲惫,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在欢笑中增进情谊。
“在流水线上站了一天,来这里出出汗,感觉整个人都‘重启’了!”一位参与课程的制造业职工兴奋地分享,“工会把课程送到我们街道,太方便了!感觉生活不再只是两点一线,多了很多色彩和期待。”这声朴实的感慨,道出了“兴趣大学堂”的核心价值——它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关怀,一种让职工感受到组织温度、提升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
“三堂联动”绘就全面发展新图景
“兴趣大学堂”的蓬勃开展,与“思政大课堂”的信仰引领、“技能大讲堂”的技艺锤炼,共同构成了崇川区总工会服务职工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新格局。它标志着区总的工作从聚焦职工的政治素养与职业技能,拓展至对其整体生活状态与幸福指数的深切关怀。
未来,崇川区总工会将继续以“职耀濠滨·匠心学院”为总揽,不断优化“兴趣大学堂”的课程内容与服务体系,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让“思想有高度、技能有深度、生活有温度”的全面发展目标,在每一位崇川职工的身上得以生动体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更磅礴、更欢欣、更有温度的工人力量。
(江苏工人报通讯员 葛芷均 郭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