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闹市寻幽赏秋,逍遥津公园是不二之选。阳光透过渐疏的树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光影,灵动温暖。秋风轻拂,逍遥湖面泛起涟漪,倒映着湛蓝高远的天空。岸边几株乌桕染上酡红,为秋景添彩。
古战场的历史厚重感,经秋风过滤,只剩宁静。张辽雕像静静矗立,脚下金黄的银杏叶如柔软的地毯,诉说着岁月温柔。
包河沿岸,垂柳尚未完全褪去绿意,却已染上秋黄,似娴静仕女洗濯发丝,温婉动人。秋的笔触在乌桕、枫香与银杏间游走,几笔赭石、一抹胭脂、一片金黄,点染于苍松翠柏与古典建筑间,色彩淡雅,韵味十足。残荷立于秋水,以残缺之美诠释东方禅意。
包河是包拯家河,相传包公无私,河藕无丝。如今,桂树随处可见,甜而不腻的桂花香萦绕浮庄回廊、脚印塘小径,与包孝肃公墓园的肃穆交织,独特而宜人。风过竹林,菊影摇曳,此间秋景,适合怀古、品茗、读书。
科学岛上的银杏充满仪式感。中国科学院大楼前的古树,一夜之间集体“卸甲”,月光下,金箔般的叶片铺就通往等离子体所的金黄甬道。穿白大褂的研究员匆匆而过,衣角带起的碎叶粘在写满公式的稿纸上,为科研草稿添了一枚扇形印章。“人造太阳”似在梳妆,准备惊艳登场。蜀山脚下的农人说,秋在味蕾之间。大圩葡萄褪去紫裳后,枝头结出霜色果霜,采摘时轻刮白粉,舌尖化开的凉意带着矿物质味道,清新爽口。
骆岗公园的秋,是一首写在大地上的叙事诗,“空”与“静”是其灵魂。远处的航站楼、指挥塔台与无尽的跑道,承载着岁月记忆。如今,飞机轰鸣变为孩子欢笑与风筝呼呼声,满是生机。
“江淮运河”是合肥的新宠,它从容地切开芜杂大地,水色灰白,宛如古旧却柔软的白练。拉近视线,“白练”上船只往来穿梭,三五艘一组,首尾相连,堆满货物,马达声隐约传来。它们行驶缓慢,却用钢铁腹部度量着大地筋骨,匆忙而内敛。
喧闹的秋声藏在深夜的宁国路。龙虾店霓虹熄灭后,烧烤摊主串茭白,紫色外衣堆成小山。铁板上毛豆腐“咕嘟”作响,菌丝舒展成珊瑚状,香气爬上路牌。食客们将秋意融在酒酣耳热间,满是烟火气。
合肥的秋夜,在新桥机场完整呈现。这里天与地坦荡相接,月光倾泻而下,与灯光交相辉映,洗练出道路、工厂、房屋的清朗质感。
月光下,城市脉搏有力搏动。不远处,S1号线工地灯火通明,塔吊吊臂勾勒出钢铁剪影。机械轰鸣如雄浑的摇篮曲,催生崭新明天。这是“紧锣密鼓”的宁静,是分娩前的悸动,能感受到土地正在酝酿嬗变。
长鑫、蔚来的工厂车间,如大地生长的星群。光海之下,精密仪器低吟,智能机械臂舞动,关乎未来与创新的梦想,在流水线上孕育、成熟、落地。这是城市的雄心与未来,是“蒸蒸日上”的直观投射。
这月光,这秋色,是沉默的见证者,见证着合肥从古城蜕变为面向未来的新城。今夜,月光照亮的,是一段崭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