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1-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省财政驱动社保基金稳健发展

    摘要:本报讯11月5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我省财政以推进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现代化为核心抓手,赋能基金管理“科学、规范、高效、智能”要素提升,基金运行态势平稳、存量持续增加,为全省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

  • 黄山风景区46年森林火灾“零发生”

    摘要:本报讯黄山风景区以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为指引,在常态化防灭火措施基础上,依托网格化管理,织密“全域四网”,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生态保护,实现了森林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景区已连续46年实现森林

  • 芜湖市发起设立全省首个涉外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

    摘要:本报讯为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近日,全省首个涉外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在芜湖市正式发起设立。该基金由芜湖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联合芜湖市多家外向型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 电力施工忙

    摘要:11月5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华佗-曙光牵引站接入谯城变电站220千伏线路施工现场,国网亳州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正在组立CB8铁塔。连日来,国网亳州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抢抓工期,奋战在华佗-曙光牵引站接入谯

  • 四省首席质量官“比武”我省获佳绩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共同主办的苏沪浙皖赣企业首席质量官职业能力竞赛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安徽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卓

  • 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

    摘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1月6日上午,由铜陵市综合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世界首座公铁两用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这也是长江安徽

  • 安徽公安机关护航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要:本报讯11月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要求,我省公安部门“打防管控建创服”一体发力,不断完善以服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 我国部署开展2025年治理欠薪冬季行动

    摘要: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11月5日获悉,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春节前,在全国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好隐患排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航新兴产业保持严打整治深化便民利企恪守法治底线

安徽公安机关护航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8699期   

本报讯 11 月 6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要求,我省公安部门“打防管控建创服”一体发力,不断完善以服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基本框架的工作体系,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 2020 年以来,省公安厅紧紧围绕我省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理清思路、谋实举措,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牵引性作用,连续6年先后出台“参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36 条”“服务保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6 条”等152 项便民利企举措,各地公安机关也因地制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护航措施,政策供给及时精准、契合实际。

护航新兴产业助发展。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全省公安机关聚焦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精准对接促进产业落地、主动靠前提供场景市场、包容审慎做好安全监管等举措,持续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其中,在服务低空经济方面,积极构建低空安全管控体系,当前,全省已汇聚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 570 家,探索建立“合肥天鹅湖低空安防示范区”并推广复制建设经验,夯实城市低空安全底座,助力合肥市打造“低空之城”。

在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制定落实服务保障具有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十条举措,目前全省 16 个市级车管所全部设立“新能源·心服务”专窗,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道路 2362.6 公里;在 4 家汽车企业开展预查验试点,累计通过预查验模式上牌 120余万辆,今年上半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3.09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在促进文旅消费方面,创新推行应用免费、简易的“旅馆业治安信息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便利住宿信息登记,对符合条件的,依法审批发放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目前全省共有民宿 6657 家,发放特种行业许可证6467家;进一步织密旅游景区安全防护网,在3A以上景区设立警务站 536 个;持续提升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效能与监管水平,许可审批时限由法定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申报材料由21项精简至8项,今年以来,已保障1297场次大型活动安全举办。

注重前端治理防风险。树牢以防为先的理念,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快速响应机制、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企业名录,与2000多家权利人、1万余个品牌建立警企对接联系机制,对各类涉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诉求严格闭环处置。2024年以来,开展整治民营企业内部突出腐败犯罪专项工作,重点打击民营企业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受贿等犯罪,全省共侦办案件 841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630 人,挽损 1.46 亿余元;组建“安商护企轻骑兵”入企开展法律咨询和安全宣防,累计开展活动 1100 余场次;通过“两书一单”机制,向企业发送风险提示单 139 份;深化“警官联系包保企业项目”工作机制,累计包保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 7262家,指导各地上门开展安防业务指导4.6万余次,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保持严打整治优环境。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全覆盖,建立落实涉企案件分级分类“领导领办包保”等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助力企业在皖放心经营、安心发展。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知识产权及制售伪劣商品领域刑事案件 1000 余起,去年以来,累计办理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招投标等侵企经济犯罪案件2300 余起,帮助企业挽回损失 2 亿余元。同时,针对企业、职工群体易发的侵财、电诈等警情,通过强化巡逻频次、畅通联络渠道、高效预警防范、开展安全普法等举措,积极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深化便民利企提质效。持续优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全系统推广“无证明办事”服务,以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面完成“一窗通办”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的1199个公安专业窗口,已全部整合升级为723个综合窗口,实现企业群众到“一扇窗”办“全警事”;在全国率先建立“办不成事”反映和解决机制,搭建“警企议事群”“警企恳谈会”“警官联系包保”等沟通渠道,在规上企业聚集区设立246个“为企服务警务室”,在全省110接处警服务台设立133个“护企110”专席,2024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463个,企业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恪守法治底线促公正。创新建立基层执法办案“日评议”工作机制,全省2600余个基层所队通过“网上+网下”评议模式,先后对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等执法源头事项进行评议78.8万余次,推动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制定跨省办案协作工作办法,深化涉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常态化清理涉企“挂案”,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有力提升涉企执法工作质效。扎实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创新搭建涉企执法数字督察模型,组织开展类案执法问题态势分析,挂牌警示涉企执法风险较高的市县公安局,全省警示通报涉企负面典型案例,专项行动期间致省以上涉企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 15.1%,有关做法在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作现场交流发言。(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