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1月6日上午,由铜陵市综合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世界首座公铁两用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这也是长江安徽段第11座跨江大桥。
铜陵长江三桥位于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上游 720 米处,全长 11.9 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长 2.7 公里,江北公路接线长 5.8 公里,江南公路接线长3.4公里,南北顺接既有G3京台高速公路,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于一体,并兼顾铁水联运功能,大桥总投资 87.8 亿元,于 2022 年 1 月 4 日开工建设,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建成通车。
据了解,大桥主跨988米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为千米级大跨度钢桁梁桥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该体系既有效利用了悬索桥“一跨过江”的优点,将对通航的影响降至最低,又有效利用了斜拉桥承重强的优势,将主塔建在岸边以避开防洪堤坝,有效保障了防洪安全。“斜拉桥和悬索桥各有所长,同等条件下,斜拉桥承压变形更小,能保障车辆通行平顺性;悬索桥跨越能力更强,更易实现大跨度,而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则兼具两者优点。”中铁大桥局铜陵长江三桥大桥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宋海涛介绍道。
在施工过程中,大桥建设单位取得了“五项世界首创”“十项工艺创新”,申报专利32 项,以技术革新展示中国桥梁智造的新高度。同时,建设方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淡水豚实时监测,有效落实了143项环境与社会管理计划措施,创造了和谐的施工环境。
铜陵长江三桥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 年)》中规划的过江通道之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桥通车后,有利于完善国家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网、提升区域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对于发挥皖江承东启西的作用,促进安徽进一步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奋力谱写安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构筑坚实支撑。(本报记者 何雪菲 通讯员 邢影 赵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