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山风景区以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为指引,在常态化防灭火措施基础上,依托网格化管理,织密“全域四网”,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生态保护,实现了森林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景区已连续46年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用智慧守护住了这片绿水青山,也为山岳型景区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黄山风景区致力搭建全域林火综合预防网,采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成果,建成 15 套智慧网格火险因子监测站,在非正常旅游线路入口部署人脸识别与语音报警摄像头,实现全区域、多海拔火险等级实时监测、评估与预警。
完善全域林火自动监测预警网。黄山风景区新建13处林火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二期),能精准探测10公里范围内0.3—25平方米热源体,具备全天候热源探测、火点定位及自动报警功能,基本实现景区林火自动监测预警全覆盖。
打造全域无人机监测巡护网。黄山风景区新培养 5 名专业无人机操作手,新购 3 台灭火无人机,全年常态化防火宣传巡护超 1000 小时。与深圳大疆、北京东进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山岳景区无人机数智化保护管理综合应用示范区。
推进全域“以水灭火”保障网。黄山风景区持续推进“以水灭火”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投入204万元采购防灭火器材,完成2座移动防火水池建设,在冷点冷线路段铺设2000米水带,攻克莲花峰、天都峰等孤峰冷线水源难题,实现险境灭火能力全覆盖。
森林防火工作任重而道远,黄山风景区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无森林火灾”目标,以科技赋能持续打好生态安全保卫战,为景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方琪 吴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