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7-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古章渡寻踪

    摘要:庚子年五一小长假,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我和党校同学老钱王伟志峰相邀,自驾去章渡。章渡,古名漆林渡。位于皖南泾县云岭镇,青弋江上游北岸,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诗人李白游历泾县时,誉章渡为皖南“西来第一镇

  • 守望花开

    摘要:茉莉开白花,万里飘香开红花。花开时日,我日日都在守望。守望花开,于我而言,是一件挺美妙的事。人到中年的我,忽然就爱上了养花。客厅里的茉莉是爱妻前年春上买的,已经开过两季了。茉莉花期长,从每年的五月一直

  • 老屋门前一条河

    摘要:老屋。屋后有山,门前有水,坐北朝南。水自远山来,门前绕半圈。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河水清澈,潺湲宛转。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河的上游是溪,是泉;河的下游是江,是海。溪、泉是河的童年,河是江、海

  • 人生“三支箭”

    摘要:人生若弓,弦上须有“三支箭”,一支叫立志,一支叫努力,一支叫机遇,三箭齐发,方能稳稳射中成功之靶。凡俊杰者,成功在于立志。志不立,天下难可成之事。立志之于人,犹如枝叶之于根。枝叶的繁茂,皆由根生发,根

  • 水墨时光

    摘要:

  • 枇杷晚翠

    摘要:杨梅上市的时候,枇杷黄橙橙挂了一树。初夏端阳枇杷熟,夏至杨梅满山甜,俗谚是这么说的。有人形容新年时孩子的模样:“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荸荠。”是不是可以改成“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枇杷”。枇杷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屋门前一条河

   期次:第7385期   作者:□刘灭资

老屋。屋后有山,门前有水,坐北朝南。水自远山来,门前绕半圈。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河水清澈,潺湲宛转。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河的上游是溪,是泉;河的下游是江,是海。溪、泉是河的童年,河是江、海的童年。

春天。青青河畔草,露珠挂草尖。牧童叶笛信口吹,老牛舐犊相依偎。嫩草肥牛,朝霞满天,远山居雾若带然。瓦屋相连,袅袅炊烟。鸡鸣犬吠,天上人间。放完牛,吃早饭。背起书包上学堂,蹦蹦跳跳走河岸。走完河岸上小径,小径向前路渐宽,宽路尽处是学堂,老师教我识日月,认水火,山石田土逐个念。

夏天。暴雨来临,河水大涨,鱼儿溯流而上。浑水消退,河水清亮,这时就是捕鱼的最佳时间。赤脚下河,河水微暖。拿着竹制的簸箕往水中石缝里一插,一只手往石缝里一摸,小鱼冲出来;连水草一起捞,拿开水草,鱼虾蹦起来。在河里走一遭,见到沙窝捞一下,还能逮到“麻石板”(一种肉嫩体短的小鱼)。用锅焙,阴处晾,风一吹,成鱼干。用油炸,加辣椒,大火炒,清脆爽口,咸辣兼具,就是一碗美味的下饭菜。

河有堰,抬水位,入稻田。秧苗壮,绿满川。白鹭飞,黄鹂啭。浅水处,洗农具,水深处,牛流连。天凉好个秋,秋光烂漫,田野一片金黄,河水流金溢彩。白雪皑皑,茫茫一片。一条黑线,将田野分成南北两半,绘成一幅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水墨画卷。

晨曦初露,棒槌声声,笑语喧喧,小河淌水,清音相伴。大姑娘,小媳妇,袅袅婷婷,分外妖娆。挽起衣袖,玉腕柔软,一搓一摆,流畅自然。卷起裤脚,在水之湄,清涟濯足,清凉无汗。

流水不腐,流出大山。远方有江,尽处是海。汪洋恣肆,不见水端,鱼跃鸥飞,自由自在。少年心思在远方,远方在召唤。背起行囊,信心满满,一身是胆。树挪死,人挪活,水向前,人向前!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山还是那个山,依旧苍翠,老屋仍在,光影昏暗,摇摇欲坠;河还是那条河,但水已不是那个水;堰还在,牧童不在,玉人不在。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我已厌弃漂泊……河,无名,有象,不变的是流淌。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