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天空下起了小雨,潮湿闷热的感觉挥之不去。在中国宝武马钢炼铁总厂炼铁一分厂高炉生产现场,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
“一号制粉,一号制粉,请将1号高炉27号枪送煤……”炉体管理工汪孝保一边用对讲机与制粉车间在线沟通联系,一边用看火镜通过风口窥视孔观察炉内喷枪喷吹情况。在近5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下,汪孝保的工作服早已湿透,汗珠顺着脸庞不断往下淌。他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操作。
松开紧固螺栓,将喷枪打入炉内,再用扳手管钳旋转微调喷枪出口位,紧固螺栓……在汪孝保一边观测一边发出指令的引导下,一系列娴熟的调枪动作在同样汗湿衣背的翟雪峰手中连贯而出。
调整一支喷枪平均时间约两分钟左右,高炉风口平台一圈转下来,每次要调十几支以上。高炉本体与下方铁沟散发的热量,加上夏季环境温度,工作点的气温一直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犹如“蒸笼”一般,纳凉用的鼓风机吹来的也是阵阵热风,操作工完成一次操作等同于洗了一次“桑拿”。
一圈忙下来回到中控室,空调凉风吹拂让人倍感凉爽,冰箱里备满了冰水冷饮,满身汗水的汪孝保和翟雪峰各拿起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随后汇报交接巡检操作情况。此时中控室内的同事也没闲着,他们紧盯着大屏幕上的风口成像监控画面,查看喷吹状态,准备煤枪下一轮的调整。
“调枪只是喷枪日常维护管理中的小活,遇到大面积堵枪或是煤枪磨损需在线更换时,对我们才是真正的考验。为防止高温高压物料在插抢操作中喷溅伤人,必须要穿隔热服,戴防护面罩,三米长、四十斤重的喷枪插入近4公斤压力的炉内,调整好枪位再到正常喷煤,是对精神意志和体能的双重考验。一趟下来,冬季都是一身汗水,三伏天可想而知。”正在现场指挥的炉体管理作业长黄静边介绍边拍了拍汪孝保和翟雪峰的肩膀,让他俩赶紧回休息室歇一会。
“三伏天保产护炉任务艰巨,总厂和分厂的清凉举措都很到位,中控室、休息室都配备了空调,冰箱里备足冷饮和饮料,药箱里的仁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温用品齐全……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我们也会避开高温时段分时工作,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一旁准备参加第二轮巡检的炉体管理工黄卫东说完,便拿起工具、对讲机和同事一起走出休息室,迎着扑面而来的阵阵热浪开始了设备巡检……(张维忠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