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集智“会诊”为电网“把脉”

    摘要:7月份以来,矿井供电负荷持续攀升,中煤新集一矿供电队几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智慧团”,对矿井电网设备线夹、端子箱、消防设备以及后台数据监控系统等隐患进行现场排查“会诊”,提出多条合理化建议,为电网“迎峰

  • 改良绿豆汤成了工地“爆款”

    摘要:“再给我来一碗绿豆汤。”烈日下,满脸汗水的钢筋班班长王辉站起来仰着头喝掉了碗底的绿豆汤,咧着嘴满足地笑着,“你们这绿豆汤喝着还真解渴!”告别了漫长的梅雨季后,江苏苏州迎来了酷热的“焖蒸天”。中铁四局二

  • 员工高温作业单位应发放高温津贴

    摘要:案例 江某于2014年1月入职安徽省某河道工程公司从事工程项目工作,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工作安排,江某需长期在户外进行作业,一年四季均如此。2019年4月,江某离职,随后申请劳动仲裁

  • “清凉礼包”+安全宣讲,暑天里的关爱真爽

    摘要:面对高温“烤”验,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一边抢抓工期不松懈,一边通过多种方式关爱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高小强中暑啦!”8月10日下午3时许,随着一声

  • “上蒸下煮,每天要出几斤汗”

    摘要:8月10日9时许,笔者来到位于铜陵市经济开发区的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球团车间。据了解,铜冠冶化分公司球团车间是将铁精粉和硫铁矿制酸后产生的“红粉”通过造球、焙烧等生产工艺制成球团,供炼铁使用。车间的

  • 高温高炉高“烤”

    摘要:8月10日上午,天空下起了小雨,潮湿闷热的感觉挥之不去。在中国宝武马钢炼铁总厂炼铁一分厂高炉生产现场,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一号制粉,一号制粉,请将1号高炉27号枪送煤……”炉体管理工汪孝保一边用对讲

  • 直面“烤”验“汗”卫进度

    摘要:从8月1日开始,合肥从持续梅雨直接切换到“烧烤”模式,连续一周出现35℃左右的高温天气。作为合肥市的重点项目,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项目部也立即从战内涝转换到战高温的“战斗”中。科学安排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凉礼包”+安全宣讲,暑天里的关爱真爽

   期次:第7413期   

面对高温“烤”验,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一边抢抓工期不松懈,一边通过多种方式关爱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高小强中暑啦!”8月10日下午3时许,随着一声急促的呼救声,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合肥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地上,一场高温中暑急救演练正式开始。

此次急救演练模拟了瓦工作业人员在工作中中暑的场景,项目管理人员迅速到场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救援人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中暑工人”出现头晕及四肢发麻症状。救援人员首先将“中暑工人”的衣服敞开,再将其抬上担架转移至荫凉通风处,用清水擦拭身体降温,喂服药品,最后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暑工人”送往医院进行救治。70多名参加演练的一线工人来自工地上的各个劳务队伍,他们围在一旁认真观摩,这场次演练将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中暑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应急救援的基本技能。

“工地太热了,这个中暑急救演练来的正是时候!”合肥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项目的钢筋工秦全说。对于秦全和工友们来说,夏季高温对这些户外作业者是一大“烤”验,“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钢筋工、外架工,工作时没办法做遮挡,直接暴露在太阳下,高温天都有中暑的风险。”

合肥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项目部安质部长许亚东告诉记者,今年雨天多,为了确保工程按质按工期顺利完成,一线工人必须抓住晴好天气施工,哪怕是高温酷暑也都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保障一线工人在高温下安全生产,项目分工会组织开展了以“夏日送清凉安全驻心间”为主题的夏日送清凉暨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活动,向一线工人宣讲夏季生产安全知识,并购买了防暑降温物品,给一线工人送上了夏季清凉大礼包。

记者从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了解到,为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该公司各项目部近期陆续开展了关爱农民工送清凉和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将纯净水、西瓜、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送到农民工手中,并在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手册,提醒他们注重自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合理安排高温期间的生产作业,减少室外作业时间,要求既要“战高温”更要“避高温”,切实关爱员工生产生活,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肥东大剧院文化馆项目党工委牵头组织项目部综合办和安全部深入到施工一线,为农民工送上西瓜、饮料和防暑药品,并为农民工讲解了夏季防暑、防食物中毒、防台风等安全知识。“我们将把企业的这份关心带给每一个工友,带领大家坚守岗位,重安全、保质量、抓进度,圆满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现场领取送清凉物品的农民工代表周记军说。(杨静  唐银磊  本报记者  戴恒曙)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