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就业帮扶助力灾后重建

    摘要:8月27日,淮南市谢家集区举行“灾后重建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31家企业提供服务、制造等行业200余个岗位,方便受灾群众实现本地就业、灵活就业。陈彬/摄

  • 他们是坚守高温一线最受称道的人

    摘要:在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有着这样一帮人,他们顶着酷热,全副武装,始终坚守在生产能源保障的第一线。两竖三横一网,他们是最可靠的人     今年,在合烟打造“

  • 提档升级扮靓脚下的路

    摘要:本报讯 近日,在合肥包河区骆岗街道长春街(北京路-内蒙路)段两侧,四五位工人和两三部履带挖掘机正在现场来往作业,砌井、平整场地,施工现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这条路使用年限比较长了,很多地方

  • 郑家翠:让温暖从“头”开始

    摘要:郑家翠,安徽白厦美容美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业三十年,郑家翠秉承着“顾客至上 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壮大发展事业,不忘回报社会。2015年荣获“合肥市巾帼圆梦助学行爱心企业家”、安徽省“三

  • “小智慧”凝聚出“大作用”

    摘要:近年来,安徽交控集团工会结合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把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提升职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五小”创新活动如同一条强有力的纽带,将职工“小智慧”与企业“大发展”紧紧联结在一起。今年

  • “治病救人只是我们的分内事”

    摘要:利辛县人民医院感染三科成立于2014年12月1日,现有医护人员15名,其中女职工11名,是利辛县感染性疾病诊疗专科科室。科室倡导“提高诊断水平、提高治疗水平、提高服务”的核心服务理念。2015年至20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病救人只是我们的分内事”

——记亳州市利辛县人民医院感染三科

   期次:第7425期   


利辛县人民医院感染三科成立于2014年12月1日,现有医护人员15名,其中女职工11名,是利辛县感染性疾病诊疗专科科室。科室倡导“提高诊断水平、提高治疗水平、提高服务”的核心服务理念。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获得利辛县人民医院特殊贡献奖;2018年被评为利辛县人民医院患者满意度最高科室。

2020年1月22日,感染三科科室主任徐静正在家里享受一个难得的假期。凌晨时分,徐静正准备睡觉,突然接到医院的微信通知,要求她赶紧到放疗科二楼开紧急会议。等徐静到的时候,才知道医院接收了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该患者从武汉回来,有发热症状,白细胞下降,胸部ct显示是病毒性肺炎可能。因为有典型的疑似病例出现,医院要求感染科立刻清理病房,做好收治的准备。在徐静的带领下,感染三科加班加点布置病房,及时清洁、消毒、铺床、转运病人,经过她们的努力,隔离病区顺利开放。从这天开始,感染三科全员进入战“疫”状态,冲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上。

“感染三科主要负责发热门诊。我们需要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火眼金睛从这些发热病人中找到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不漏掉一例疑似患者,是我们发热门诊医师的职责,也是我们工作的重难点。”据徐静介绍,只有通过反复的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扎实了解新冠肺炎的疾病特点,首诊医生才能正确识别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做到不漏诊。

刚开始的时候,感染三科的医护人员对这个疾病认识不多,对所有的发热患者甄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门诊量剧增,最多的时候一天门诊人数超过300人。好多医护人员都是一整天穿着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白天晚上连轴转,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更好的处理工作,感染三科的全体医护人员都是直接睡在了办公室边的房间里,也方便大家一起在工作间隙找时间学习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关业务培训。说起这些事情,徐静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治病救人本来就是我们的分内事,这都是感染科该做的。”

武汉告急,医院号召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在自身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感染三科还是全员签了请赴武汉的请战书。“科室里大家签抗‘疫’请战书的时候都很积极,真正体现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感染三科的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2岁,好多人都是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但是从接管发然门诊,到写请战书,到进入隔离病区,只要有需要,大家都是义无反顾。

感染三科护士长李伟家里80多岁的植物人状态的老父亲,已经昏迷一年多,平时都是李伟在工作之余照顾他。当医院号召驰援武汉时,她还是选择主动请缨,克服自身困难,成为利辛县人民医院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队员之一,于1月27日奔赴武汉,投入战斗。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护工作者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也是感染三科全体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无悔初心。3月5日,利辛县人民医院的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而利辛县人民医院感染三科治病救人的使命仍在继续。(本报见习记者  何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