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奋才能获得。这句话是皖北煤电恒源矿通风区监测队长程贝的真实写照。近日,从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陕煤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场传来喜讯,经过激烈的角逐,这位80后小伙获得了安全仪器监测工一等奖。
从事安全仪器监测工作近10年,程贝先后荣获恒源煤矿第四届职工岗位技能大赛第一名、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梅安森杯”第四届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安全监测)职业竞赛高级工组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半年就成了技术“大拿”
“程贝,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爱钻研的小伙子。在每次值班期间,别人在处理完工作之余不是玩手机聊天就是睡觉休息,而他却是见缝插针,一头钻进维修室,一会拆除、一会安装,对监测仪器进行反复练习、认真研究……”该区党支部书记孟庆涛谈起程贝真是赞不绝口。
2011年7月,程贝因工作需要调入通风区监测队,开始了安全仪器监测工作。当时,程贝没有任何从事安全仪器监测工作的经验与经历,面对一套套仪器设备、一组组文字数据,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这也激起了他学习的渴望。反复演练航空插头焊接、咬文嚼字查阅接线工艺资料、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传感器调校等岗位业务技能知识,只要有空,他就静下心来细心揣摩。
针对不懂的地方,就利用在井下与工友师傅们一块处理仪器故障的时间,现场向工友、师傅们请教,认真听讲、仔细观看、用心揣摩。同时,把请教的相关“疑难问题”,回到地面,再找来仪器设备进行练习、研究;回到家里,翻书本、查资料,坚持做到把每一组数据要点理解透、掌握好,把每一个环节流程弄清楚、搞明白,直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才安心放手。
程贝就像在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提升着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别人一年的业务学习,成为通风系统的技术“大拿”。
2014年5月,井下安装瓦斯监测断电新设备。队长安排了两个工龄长且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连续安装两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有让设备运转起来。全区上下急得团团转。当时还是工人的程贝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干完自己的活后,主动向队长请缨参战。到了现场他问情况、看图纸、细分析,不一会儿就找出问题所在,并很快进行了处置,把新设备安装完毕,实现了正常运转。
哪里需要去哪里
“程贝,这个人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那么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安排干什么活,他从无怨言。”该区区长张坤评价说。
随着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的不断升级,程贝依靠勤奋和智慧不断成长和进步,从学徒工、岗位操作工、班长,一步步走上监测队长这个岗位。
他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坚决服从组织分配。通风区2017年因人员调动,区监测队缺少一名监测队长,监测队工作十分被动,区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安排他到监测队担任监测队长,负责监测队管理工作。针对监测队工资低、脏累苦、人员较难管理的状况,到任后他一方面结合监测队管理制度、岗位需要,对全队的监测工、发放员、仪表维修工等进行了整顿和优化,另一方面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坚持与工人同上同下,安装设备时脏活累活干在前,并且利用一切时间向其他兄弟矿井监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补充自己所缺的监测知识。他那种勤学好问、肯与工人同甘共苦的优秀品格得到了监测队全体员工的尊重和认可。
多年来,他在岗位上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全队人员,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业绩。2018年,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监测队成功将设备老化的KJ90系统更换升级为先进的KJ90X监控系统。此次升级更换全矿井所有监控系统分站25台,各类传感器300多台,敷设电缆20000多米,在瓦斯监控管理上,故障率明显降低,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他是技术“孵化器”
程贝清楚地记得,在他从采煤一线进入通风专业,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从岗位操作工到班队长,一路上的勤学好问、一步步成长,都是工友师傅们经常带着他跑现场,不厌其烦地解答他的疑难问题,手把手地教他该怎么干,口口传授指点经验,使他快速成长进步。
2017年,根据通风安全管理需要,矿成立了“工匠通风专业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以建立“人人都是技术大拿”的团队为目标,坚持“不让一名员工掉队”。定期开展“理论+实操”的相关岗位专业培训、技术项目改造创新等活动,不仅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通风专业岗位人才,而且实施改造了传感器升降器、传感器保护罩、监控中心站电源切换报警装置、地面压风机馈电传感器及断电等多个创新创效项目,让监测数据更为准确可靠,为矿井实现通风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他还通过组织本队员工不定期开展监控设备的分站配置、光缆熔接、故障排除等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以老带新等培训活动,积极为员工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提供锻炼操作技能的机会,保证技术和经验的有序传承。
作为企业的工匠、专业的专家、青年先进典型的代表,他正在用精湛的安全监测技术,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王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