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淮北市坚定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相继实现了文明创城、开通高铁、拥湖发展、淮水北调、煤化工振兴、群众安居等梦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近日,陶铝新材料基地刚刚建成的航空材料车间里,长6米宽1.6米,重约12吨,可用于大飞机蒙皮和贮箱的第一炉铝锭出炉,陶铝活塞和汽车轻量化加快推进,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陶铝产业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
淮北市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招商带动,围绕“四基一高一大”等产业,紧盯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高频对接宝武钢铁集团、上海电气、华润集团、均瑶集团等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加强战略合作。如今,煤化工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基地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数量居全省前列。源创客晋升国家级众创空间。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既是稳预期、支撑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冲疫情造成消费不旺、外贸不稳影响,确保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需要。平山电厂二期、美信铝业、英科医疗等超10亿元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50万吨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口子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瑞柏新材料、荣盛智能家居等18个项目竣工投产。淮宿蚌、淮宿阜城际铁路项目进展顺利。1-7月份,全市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45.2亿元,新开工项目153个,竣工项目38个。
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建设宜居之城。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拆迁建绿、建园添绿、沿路补绿、见缝插绿,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3.6%、44.9%和15.2平方米。央视等主流
媒体连续报道相山、黄里、榴园、南山等生态典型。采煤、采矿带来的生态“残局”在这里一一华丽蝶变,“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独创“七步造林法”,以愚公精神为20多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烈山、花山、泉山、卧牛山等矿山修复之后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回望来时路,坎坷不平凡。五年的发展变化,浓缩成了一组组闪耀的数字:2016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800、900、1000三个百亿元台阶,达1077.9亿元,提前实现比2010年(461.6亿元)翻一番目标。全市财政收入达140亿元,连续突破两个十亿元关口,创历史最好水平。产业结构由2016年7.7:56.3:36.0优化为2019年的6.8:42.7:50.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2019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8.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9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位居皖北前列。(王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