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1-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青装萝卜

    摘要:“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入冬以后,萝卜成了菜市场上的主角。圆的、扁的、圆柱形的,应有尽有;红的、白的、青绿色的,颜色各异。不同颜色的萝卜,就像衣装不同的女人,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味道。红

  • 藕味一冬

    摘要:入冬后,开春前,是乡间挖莲藕的好时节。江南之地,三步一池,五步一塘。乡里人家,屋前屋后有水池的,都习惯在里头种点荷花,无需费心照料,还能贴补家用。入了冬,更是挖莲藕的高峰期。其实,莲藕早就长成了。但在

  • 将就与讲究

    摘要:早上去菜市,发现同事老李正在捡菜贩们丢弃的蔬菜叶子。怕老李尴尬,我慌忙背过脸去,没想到老李看见了我,主动打招呼。“捡回去喂兔子?”虽然我知道住在同一小区的老李没有养兔子,但依然这样问。老李会意了我的好

  • 大湖夕照

    摘要:

  • 特别的“苹果”

    摘要: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苹果”的话题中,竟然有那么多精彩异常、感人至深、给人启迪。锦州的苹果。毛主席在1956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一篇重要讲话中说道:“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

  • 云端凉亭

    摘要:近40年了,那次颇具戏剧性的山行,那个云山深处的凉亭,常在记忆中浮现。因为目的地在几座大山背后,天空刚露鱼肚白我们就从山脚小镇出发。约摸两个钟点,开始的轻松步履逐渐变得沉重而迟缓,呼吸粗重,那汗滴掉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端凉亭

   期次:第7484期   作者:□乔国良

近40年了,那次颇具戏剧性的山行,那个云山深处的凉亭,常在记忆中浮现。

因为目的地在几座大山背后,天空刚露鱼肚白我们就从山脚小镇出发。约摸两个钟点,开始的轻松步履逐渐变得沉重而迟缓,呼吸粗重,那汗滴掉在石阶上摔得粉碎。迎面走来一位山民,便急忙打探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山民想了想说还有12里。我们再鼓起勇气攀登,艰难地翻过了一高一低两架山梁,又见一位山民,再次打探,山民不假思索地回答起码还有15里。天啊,这玩笑实在开得太大啊!

我们怀着狐疑继续上路。每个人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双腿酸软,气喘吁吁。每个人渴望马上惬意地休息。

凉亭就是在这样的档口出现了!在山道较为开阔平坦处,就在俗称的山嘴上,8根木柱支撑起小青瓦的顶,下方三面围着又宽又长的木板,可以供人或坐或卧。中有小小的木桌木凳,一位60岁上下的老人在卖茶水、豆干、茶叶蛋等。

我们喜出望外地走进亭子,每人要了一碗茶,加茶叶蛋和豆干子。这茶刚进嘴稍有苦涩,瞬间清香满颊沁人心脾,转而生出丝丝甜味,我们不由得赞一声:“好茶!”老人笑着说:“这茶没有名头,是我家后山几棵野茶树上的叶子,我孙女炒制手艺差了点,茶是真正吸足云雾的高山茶,不打农药的。”

闻言我们纷纷添加茶水。老人说:“这水是山泉水,县城里有人不怕路远提了塑料壶特地来取,说是水里有稀罕的矿物质,你们随便添!”

我们付钱时,老人连连摆手说不必!在我们的坚持下他才收下钱。老人说:“我摆个茶摊打发日子,也算给行路人行个方便吧!再说,我也是谨遵祖训啊!”

摆茶摊怎么扯得上祖训呢?老者解释说:“有位在外经商的先人,有一年回乡,爬山爬得人困马乏口渴难耐,就是没个打尖的地方。回村后他跟族人商议,自半山腰到村庄十几里山道隔五里设一个凉亭,专供茶水吃食,让行人歇息,不准收乡人的钱,一应开销全由他承担。先人临终时嘱咐子孙后代要把这件善事做下去,还把这一条写进族规,挂在祠堂里。相传几百年了,凉亭毁了再修再盖,这座凉亭是去年我家出钱重盖的。”我们几人连连点头。亭下,泉水声突然清晰洪亮起来,流泉似变成一架硕大无朋的琴,弹奏出连绵清越的琴曲,在讴歌深埋在山乡、掩藏在岁月深处的那缕古风,那道热肠!我们突然想起到达目的地到底多远,便问老人。他想了想说:“12里。这山里的路七曲八拐,我是大约估摸的。”

我们愉快地同老人挥手告别。抬眼远眺,前途依然山重水复,但不再混沌、迷茫、无助。当我们下行到一个拐弯处回望凉亭,只见这个耸立山嘴的凉亭似与云端接壤,美丽而神秘。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一些名山大川风景胜地,途中众多摊位,常常被过于浓烈的商业气息熏得头昏脑涨。

这时,皖南丛山中那座飘逸着仙气的凉亭,那位与先人流着同一种血液的老人便奇妙地闪回,凸显。而有时静静地回想前尘往事时,也会油然想到这座凉亭,生发出联想:人生的路上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可以打尖的“凉亭”,给你指路,拨开迷雾,树立崇高,确立信心,提升士气,从而朝着既定的目标走去。

今春我被一种强烈的情绪支配,请当地县里工作的友人打听,那座凉亭还存在否?回答是:也曾停息过,两年前又有了。还是卖茶水、鸡蛋、茶干、零碎,收费还是极其公道。但卖茶人不是那位老人了!哦!我那念念不忘的凉亭!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