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9-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白露生秋凉

    摘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露,一个充满诗意和温情的季节。农历八月,天气转凉,孟秋结束,仲秋开场。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五的白露节,就在仲秋前后。白露,炎热才是真正的穷途末路,最终偃旗息

  • 古村秋意

    摘要:

  • 徽州晒秋

    摘要:徽州的秋天是一首古老的歌,秋风作词,秋色作曲,低吟浅唱缤纷的宁静。房前屋后柔软的银杏叶,田畴茶园火红的乌桕树,掩映粉墙黛瓦的枫香,无处不在的构树与盐肤木,色彩斑斓,将山中古村渲染得宛如童话世界。秋天的

  • 父亲的“园丁”情结

    摘要:父亲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人民教师,家中的柜子里摆满了他获得的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他总说,三尺讲台是个神圣的地方,站在上面讲课,将知识的种子厚植学生心田,心里总会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快乐。去年上半年,父

  • 三河箍桶匠

    摘要:箍桶是一项古老的手工木艺。以前,塑料和金属用具还没有普及时,三河镇及其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大部分都是木制的,因此也就有了箍桶匠这一职业。箍桶匠制做的用具包括腰盆(一种打渔用具)、米桶、水

  • 山水画卷万佛湖

    摘要:秋日,正是出游好时节。我应友人邀约,赴万佛湖游览。一进入景区,绿树成荫,花草散发幽幽香气,池水微漾,婉约秀丽之感油然而生。目光透过树林,一道高高的大坝横亘在眼前。一旁的劳动场景群雕,连同不远处龙河口水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园丁”情结

   期次:第8160期   作者:□刘昌宇

父亲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人民教师,家中的柜子里摆满了他获得的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他总说,三尺讲台是个神圣的地方,站在上面讲课,将知识的种子厚植学生心田,心里总会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快乐。去年上半年,父亲依依不舍地从企办技工学校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岂料一年后,他又接到了原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电话,希望他重操教鞭,发挥一名老教师的余热。

得知原单位出现了教师断层,父亲有些坐不住了。他当即答应下来,并表示将在一年返聘期内,好好地带一带年轻教师,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这些初入教坛的年轻人。

再度走上教师岗位的父亲,很珍惜组织给予他的机会。授业务、带队伍、传经验,他一丝不苟。现在一些企业的青工有些眼高手低,学技术、钻业务的劲头更是不足,父亲就带着那些年轻教师,深入到车间、厂矿一线,与那些青工推心置腹地交流,跟他们讲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用先进模范勤学苦练的事例去教育和感染他们。他还用自己从部队复员后自学成才的经历,激励他们世上无难事,只要增强主观能动性,再难的技术也能被攻克和掌握。在父亲耐心亲切的教导下,不仅年轻教师学到了好的方法,连一些之前对钻研业务提不起兴趣的青工,也深有所悟,纷纷加入到自主学习和岗位培训中。

父亲的辛勤付出,让原单位的教育工作有了起色,单位领导和同事纷纷称赞父亲是把好手。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成绩斐然的背后,是父亲数倍于常人的倾情投入。父亲常说:“只要一心想干好工作的人没有不累的,做教师也是如此,但看到学生不断努力进步,心情就舒畅起来,苦累也会随之忘却。”

记得父亲刚转业到学校时,单位领导考虑到他当过兵,又通过自学拿到了工商管理的本科文凭,便让他去给学生上政治课。谁知父亲上课时,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是呼呼大睡,就是讲小话、做小动作,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父亲主动与学生代表谈心,向他们征询上好政治课的建议。随后,父亲把自己当兵的经历和一些人生阅历穿插进授课内容中,鲜活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讲解,取代了之前的“照本宣科”,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件事也极大地启发了父亲,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秉持着这一理念,父亲的课越上越好,一有机会,他还勤跑车间,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热情地鼓励他们在岗位上成才。后来,父亲又兼了企业管理的课程,他经常联系工厂实际,用浅显通俗的语言给学生们解析,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如今,父亲“退而未休”,愿他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继续发挥余热,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执着和坚韧,辛勤耕耘,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