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盼着过腊八,当捧着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时,年就向我们缓缓地拉开了帷幕。接着,有新衣、有美食,贴春花、购年货,还有热热闹闹的年戏。锣鼓声、喝彩声,名角抖擞上台,一想起来就兴奋不已。
长大了,才懂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古人说:“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腊者,逐疫迎春。”人们将美好的愿望,凝结在腊月里,企盼春天的到来。
腊八,那必然要熬腊八粥。小时候,每到腊八,父母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诸如大米、小米、豇豆、花生和大枣等等,头一天晚上,就开始浸泡,一大早起来熬制。等我揉着惺忪的睡眼,那一锅暖暖的腊八粥就缕缕飘香了。妈妈会特意地给我加几个葡萄干,再洒些红糖,甜甜糯糯的,真好喝。喝着喝着,我就美美地笑了。
长大了,我也曾读过有关记载腊八年俗的书籍。《红楼梦》中说到腊八粥的配方:“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孟元老《燕都游览志》也曾云:“12月8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腊八,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
后来,走过天南海北,才知道全国各地腊八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北京的腊八粥最讲究,要加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桂圆、葡萄、白果等等不下 20 种;而陕北高原要将粥供奉祖先和粮仓,陕西会吃腊八面,宁夏人会吃腊八饭,西宁呢,吃麦仁饭;江浙一带吃腊八粥会分甜咸两种。
腊八,还要腌“腊八蒜”。刚进腊月,爸妈已经买来了醋和蒜。提前准备好几只干净的大瓶子。我们一家三口就头对头剥蒜,那白白的蒜仔就被一个个地剥出来,然后放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灌上醋。我每天回家,都会看看那些蒜仔是否变绿了。待到腊月二十左右,那些蒜都一个个变得如翡翠般鲜绿。到了年三十晚上,配上饺子吃,那才是年的味道。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古时各家商号都在这天拢账,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看盈亏。“腊八算”就是如此。“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而我们普通人,一年即将结束时,是否也要盘点一下得失呢?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一碗暖暖的腊八粥,一瓶翠绿的腊八蒜,都代表了一种温暖。腊八,尽管离春天还远,可是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孕育着绿色和希望。
腊八,拉开了年的帷幕。当你将腊八粥的锅盖轻轻掀起,当你剥出一个个白白的蒜籽,当你盘点着过往、憧憬着新的春天时,春天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