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11-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滁菊飘香

    摘要:国人爱菊花古今绵延,晚唐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在《忆白菊》里写道:“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它形象地叙述了秋收时节白菊盛开之时,父子的喜悦之情。如今,每逢迎宾、

  • 水猴子逸闻

    摘要: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家母下放,去了皖南广德县(2019年8月,撤县立市)。当地沟汊湖泊众多,农家惧孩童戏水淹溺,常以“水猴子”恐吓以诫。其时,我尚在稚年,已多番听闻村民讲述这些水怪把在塘中游泳或在泽

  • 小雪清寒一院暖

    摘要:“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早已银装素裹,而对于从小生活在淮河岸边的我来说,此时

  • 用味蕾拥抱庄墓古镇

    摘要:亲近千年古镇庄墓,用眼眸去触摸,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谛听,历史的黑白胶片上:白帆点点,橹声咿轧,楚韵汤汤……清光绪16年《寿州志》载:“楚庄王墓在州东南九十里,大冢岿然,庄墓因此得名。”庄墓桥西北一

  • 泥土上的陶工

    摘要:我的老家,有山之南水之北,是为阳,早在西汉元封五年置县“枞阳”。明洪武元年(1368年),一支毛氏族人,从寿春迁居杨家山脚下。他们发现此处遍布陶土,泥料质优,便以冶陶为生。“小缸窑”便借以籍名,古有窑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雪清寒一院暖

   期次:第7721期   作者:□马晓炜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早已银装素裹,而对于从小生活在淮河岸边的我来说,此时天气清朗带有寒意,家家户户正紧锣密鼓地等候着一场雪的到来。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时节,人们希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雪,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既可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增强土壤的肥力,使麦苗更加绿意盎然。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记忆中,每到小雪时节,长辈们忙碌起来。奶奶和母亲将后院菜地里碧绿生青的雪里蕻、高杆白等砍倒后,清洗干净,晾在绳子上、挂在树枝上、摊在墙头上。只等冬日的暖阳晒上几日,将水灵灵的青菜晒蔫了、吹瘪了,再搬出角落里闲置大半年的腌菜大缸、坛子和压菜的石头,刷洗干净后,把青菜一层层码进去,一层菜一把盐,最后压上石头,静待时光的发酵。这满缸满坛的腌菜,从寒冬腊月到来年的春暖花开,一直熨帖着全家人的肠胃,生活的恬淡和温馨,被演绎得温暖而悠长。

爷爷和父亲也没闲着。爷爷拿出事先剥好晒干的麻,按照所搓绳子的粗细,均匀抽出几根,坐在一条长凳上,一头压在屁股下,双手一合,便开始悠然地搓起了绳子。那如丝如棉的麻,像有了生命,在手中翻转舞动,瞬间逶迤出一条光滑如蛇的绳子。那一条条的绳子,捆庄稼、晒衣物、牵牛、打水等都少不了,家里的大事小情,也被它打理得井井有条、张弛有度。

在房前屋后清瘦的柿树、梨树、枣树、樱桃树下,当过兵的父亲一丝不苟地用稻草正挨个给它们穿上厚实的衣服。留在树上给鸟儿过冬的食物——柿子,稀疏地挺立在枝头,绽放着红彤彤的笑脸,俨然是代表那些细枝粗干,对父亲表达谢意,凛冽的寒风里,让它们无忧地温暖过冬。

“三哥,手上活若是不急,赶明儿去搭把手行不?”村长朱大叔迈步进了院子,笑呵呵地对父亲说。我们知道村上那口大水塘又要抽水捕鱼和整修鱼塘了。视公事如自家事的父亲,满口应允。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将奋战在鱼塘里。当然,抽水捕鱼,可是全村人的盛大节日,大人小孩都兴奋不已,大人们是因为一年劳作终于收获了,孩子们则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了。

送走朱大叔,我和弟弟们摇动着爷爷新搓的绳子,穿着母亲缝制的新棉衣,疯跑着、欢唱着:“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清越响亮的声音,立即把恬静的村庄闹得热气腾腾、暖意融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