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今年有闰月,赶在月前给爸妈各买了一双鞋子。本打算寄去家里,可是母亲说不着急,有空带回去就好了。我知道他们是想我了。谁知一拖就拖到了国庆才回去。下车天已经黑了,可依然挡不住那熟悉的气息、亲人的乡音和灶上

  • 一把尺子

    摘要:今年中秋,在老家打扫房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卷尺,棕红色木质外壳,漆面有点脱落,瞬时就勾起了我对父亲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房间办公桌上总是有这把尺子,棕红色的卷尺时常粘着新鲜的泥土和青草,还没仔细擦

  • “十八旦干豌豆”的故事

    摘要:我的父亲,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从我记事起,父亲不仅辅导我的功课,而且经常给我讲一些忠孝仁义的故事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很讨乡亲们的喜爱,

  • 香椿树下的小温暖

    摘要:峨峨楚南树,杳杳含风韵。雨前采椿芽,庭园满芬芳。——题记儿时家里的庭院中,种着一棵大大的香椿树,于是我的童年回忆起来总是弥漫着淡淡香椿味。春天椿芽儿最是香嫩。妈妈用一柄长长的竹竿“打椿芽”,这可是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八旦干豌豆”的故事

   期次:第7499期   

我的父亲,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从我记事起,父亲不仅辅导我的功课,而且经常给我讲一些忠孝仁义的故事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很讨乡亲们的喜爱,再加上我是家里的长女,父亲自然要偏爱些。于是,父亲外出时,只要条件允许,总是把我带在身边,而且逢人便夸:“这是我家的‘十八旦干豌豆’!”

说起“十八旦干豌豆”,这是家乡的一种风俗文化。豌豆是家乡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颗粒饱满、干燥的豌豆被人们认为是上等的粮食,豌豆磨的豆面便是当地百姓最喜欢吃的主食之一。而那个年代的长辈和乡亲们普遍经历过粮食短缺,甚至食不果腹的艰辛,“十八旦干豌豆”在当时对他们而言,那是再美好不过的愿望和期盼。于是,谁家要是有女儿出嫁,会要求男方以“十八旦干豌豆”作为彩礼,方能与自己养育的优秀的女儿相称。后来,“十八旦干豌豆”慢慢演变成是对全村出类拔萃的女孩子的“美称”。在父亲眼里,我便是他捧在掌心中的“十八旦干豌豆”。

时光如梭,光阴荏苒,父亲的“十八旦干豌豆”长大了,转眼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亲与他的准女婿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是一个秋光明媚的午后,温柔的阳光洒满院落,父亲和他相对而坐,缓缓地说道:“我这女儿啊,估计你还不了解她,她从小在外上学,家务活基本都不会干,饭也不会做,再加上家里宠她,她脾气还不好,这些你都做好准备了吗?”他坚定地回答:“叔,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对她也有所了解,这些都不会动摇我想和她在一起的决心。”

父亲听了点点头,接着说道:“我这女儿可是全村当之无愧的‘十八旦干豌豆’,我曾经说过,她出嫁时,没有十八旦干豌豆的彩礼绝对不行。现在,你们老家没有种植豌豆,十八旦干豌豆的要求对你来说有点不合情理,但彩礼你还是要给的,我也不多要,你就给八万块的彩礼,就算我供她上学的花销,你看能不能办到?”这一问,可把他给难住了,他眉头紧锁,额头满是汗珠,脸涨得通红,过了半天才语无伦次地说:“叔,我家里供我上学的费用都是东拼西凑的,我自己又刚毕业,实在拿不出这个彩礼钱来。但我一定会努力的,让艳艳过上好日子,两边的父母,我也会一样孝顺,一定会做到‘一碗水端平’的。”父亲哈哈一笑,风趣地说:“既然彩礼钱你现在拿不出来,那我同意你暂且欠着,你看咋样?”他一听,顿时恍然大悟,父亲分明是借要彩礼之名考验他。父亲见他真心待我,诚实可靠,便认了他这个女婿。

就这样,父亲最疼爱的“十八旦干豌豆”出嫁了,也是村里第一个“零彩礼”出嫁的女孩子。很多人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他们认为女儿出嫁收彩礼很正常,何况父亲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供我上学。每当此时,父亲都会爽朗一笑,回应道:“我要彩礼,他们日子过得必然紧张,那再好的山珍海味我也吃不下去。况且我这女婿啊,品性言行正合我意,我有一好女婿足矣,只要能给女儿带来幸福,我十八旦干豌豆算啥,十八旦黄金我也宁可不要!”是啊,父亲把他最无私、最深厚的爱都给了他的“十八旦干豌豆”,他生怕自己的女儿受一点点苦,女儿过得幸福,便是父亲今生最大的幸福!

如今,我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已经有十几年的时光。每当回家探望父母,见到父亲的老朋友或者乡亲们时,父亲仍然会骄傲地说:“这是我家的‘十八旦干豌豆’。”大家一听,便立刻认出我来了,不由得你一言,我一句,津津有味地说起了父亲和他那“十八旦干豌豆”点点滴滴的故事……

在父亲心中,我永远是他的“十八旦干豌豆”,在我心中,父亲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传承给我的“怀真善美之心、行忠孝仁义之事”的家教家风成为我人生路上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给了我这人世间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他永远是这世上最好的、最伟大的父亲!

(王美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